联盟抗外:中国兼容耗材企业的出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4-13 47
  兼容耗材的利润是一个美味的超级大蛋糕,似乎永远也吃不完。于是N多厂商投身其中,出口外贸赚得几乎忘记了自己叫啥名字……正当兼容耗材厂商尽情享受着“蛋糕”带来的食欲快感时,却有谁知一个突如其来的大棒如“恐怖袭击”般砸来,关乎企业在海外市场生死存亡的重大“血案”也许即将上演。   我们暂且不去追求这个“337调查”的霸道和受人指责,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得到了美国官方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三个数字对我国企业特别是目前的兼容耗材企业带来的影响和预计后果有个清醒的认识:   “337”调查令出来了,中国兼容耗材企业概括起来有三种应对方法,应诉、躲避、庭外和解。   应诉,并不是闹着玩的,不是随便的答应一声“好”就可以了事的。对于应诉“美国337调查”,其程序相当专业复杂、手续烦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相关统计,整个应诉过程的总费用通常在150万到200万美元之间,合约1250万至1620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一些中国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一笔费用。更可恨的是,ITC不能作出金钱赔偿的裁定,就算是胜诉了,中国企业也无从指望收回诉讼费用。也正是这个原因,应与不应诉,其结果都要“大出血”,因此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对待“337调查”的态度都是退而远之地躲避。   躲避,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句经典古训在此时绝对派不上用场。战争,特别是经济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对方永远不会给你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由于中方企业即被告不出庭进行抗辩,根据相关美方法律法规,ITC马上可以根据诉讼方单方证据进行裁决。此时如果被诉方不积极应诉的话,行政法官就会采用缺席判决的方式,认定被诉方承认对方的一切说法和证据,中国企业也会因此不战而败。在337调查中败诉,后果相当严重,有可能将直接损失企业在美国甚至整个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从而迫使中国企业从此走上不归路,一蹶不振。   和解,就像两人打架,明显处于劣势的一方如果提出要握手言和,对方当然会重重的敲诈一笔。例如如果是涉及到专利权问题的,你需要购买对方的专利的话,单仅这笔费用相信就可以让这个企业一年赚到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掏空。   可见,如果遇到了美国同行企业挑起的“337调查”,中国企业在诉讼过程中都会处于相当被动吃亏的地位。把镜头继续对准这次的兼容耗材厂商如何应对“337调查”:不管是应诉还是躲避,对中国兼容耗材企业的伤害都是十分巨大的,相信这也是美国一些同行竞争企业所最终希望看到的。   为此,业界帮助中国企业作出了积极的建议:联盟抗外!即被“337调查”盯上的多家中国兼容耗材企业共同建立起应诉团队,当然前提是这些企业真的并非侵犯了诉讼方的专利权等。这样的话,不仅耗费的各方面资源可以相互分担,而且取得胜诉的机会也会大很多。这让笔者想起了几年前的南孚电池的例子,就是由于联合了几个大厂商一致对外,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另外,虽然诉讼费用极高且即使成功应诉也无法收回,中国企业也必须首先打破“诉讼费用是一种浪费”的陈旧观念。“从进入美国市场的角度来说,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中国企业要想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掌握新的游戏规则,甚至要比美国人还要精通美国的游戏规则。”事实上,只要被告应诉,337程序中的原告就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障碍才能胜诉,包括证明自己有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证明美国还会出现使用该知识产权的产业或产品。经验表明,一旦被诉企业表示出坚决的应诉态度,很可能起诉方会主动撤回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