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中喷网 墨宸
近日,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创想三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作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领域的领军企业,创想三维此次 IPO 备受瞩目,不仅标志着这家深耕细分市场的 “隐形冠军” 迈向资本市场,也折射出整个 3D 打印行业在技术突破与应用普及背景下的发展新趋势。
创想三维成立于 2014 年,是中国率先进入 3D 打印行业的研发制造商,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短短十余年间,公司从深圳的一家新兴硬件创业公司,成长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的龙头。在 2025 年 7 月被认定为新晋独角兽,估值达 10 亿美元。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 2020 年至 2024 年消费级 3D 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以 27.9%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创想三维产品线覆盖 3D 打印机、3D 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耗材等,并搭建起 “创想云” 一体化 3D 打印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 3D 打印生态圈。公司旗下已拥有 Creality、Ender 两大国际品牌,并孵化了 HALOT、Sermoon 等创新品牌,产品应用涵盖个人、家庭、教育、制造等领域。
财务数据显示,创想三维近年来业绩表现亮眼。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3.46 亿元、18.83 亿元和 22.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0.4%;净利润分别为 1.29 亿元、1.64 亿元和 8866 万元。不过,2024 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
从销售渠道来看,创想三维建立了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拥有 74 家自营线上门店及 2163 家经销商,销售网络涵盖全球约 140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市场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88.7%、87.5% 和 85.6%。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 12 月底,创想三维曾谋求 A 股上市。但在今年 8 月,创想三维终止了 A 股 IPO 辅导,选择转向港交所。对于 “弃 A 赴港” 的原因,公司在招股书中并未明确说明。有市场分析认为,港股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更强,且具有国际化的资本平台优势,更有利于创想三维拓展全球业务。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 3D 打印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创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化,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前景广阔。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4 亿美元增长至 2029 年的 5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8.2%。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想三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 3D 打印企业,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和新兴创业公司也纷纷入局,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加速等因素也给公司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带来了压力。
此次赴港上市,创想三维拟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寻求战略合作关系、投资或收购等方面。公司表示,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
对于投资者而言,创想三维作为全球首家消费级 3D 打印机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投资价值。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公司在市场竞争、盈利能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面临的风险。未来,随着创想三维登陆资本市场,其发展动态值得持续关注。
★ 免责声明 ★
1、本文仅为学习交流参考,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读者需自行筛选核实,对使用结果负责。
2、文中部分素材(包含但不限文字、数据、图片等)引自官方报道、行业报告及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方处理。
想了解更多喷墨资讯,请点击访问中喷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