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网

全球首条 G8.6 代印刷 OLED 开工!TCL 华星靠喷墨技术改写显示格局

来源:中喷网 发布日期:2025-10-23 252

 

2025 年 10 月 21 日,广州开发区的施工现场见证了中国显示产业的历史性时刻 ——TCL 华星 t8 项目正式开工。这条总投资 295 亿元的生产线,不仅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 G8.6 代印刷 OLED 产线,更以喷墨打印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宣告显示产业迈入 "印刷时代" 的新纪元。在传统显示技术格局被韩国企业长期主导的背景下,这项源自喷墨原理的创新技术,正成为中国企业实现 "局部领跑" 的关键密码。

喷墨打印:OLED 制造的 "印刷革命"

印刷 OLED 的核心奥秘,在于将传统纸张喷墨打印的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精密显示器件制造。与我们熟悉的桌面打印机不同,TCL 华星 t8 项目采用的工业级喷墨打印技术,是一套融合了材料科学、精密机械与环境控制的尖端系统。其运作逻辑可拆解为五个关键步骤:首先将红、绿、蓝三色 OLED 发光材料溶解于特殊溶剂,制成具有精准流变特性的 "电子墨水";随后在玻璃基板上构建薄膜晶体管背板,并通过光刻工艺打造微米级的像素限定槽,为墨水沉积划定精确区域;接着由搭载微机电系统(MEMS)喷头的设备,以每秒 2000 万个墨滴的速度,将 1 皮升(万亿分之一升)量级的液滴精准注入像素槽,误差控制在 3 微米以内 —— 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 1/20;之后通过精确控温的干燥与退火工艺,使墨滴形成均匀致密的发光薄膜;最终进行多层无机 / 有机复合封装,隔绝水氧对敏感材料的侵蚀。

这种 "像印报纸一样造屏幕" 的技术路径,与传统真空蒸镀技术形成了本质区别。蒸镀工艺需在昂贵的真空腔室内,通过金属掩膜版将发光材料汽化附着于基板,不仅设备投资巨大,材料利用率还不足 30%。而 TCL 华星的喷墨打印技术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 90% 以上,同时省去了真空设备与高精度掩膜版的巨额投入,直接实现建线成本下降 70%、制费成本降低 30% 的显著优势。

高世代线突破:喷墨技术的规模化宣言

TCL 华星 t8 项目选择 G8.6 代线规格(基板尺寸 2290mm×2620mm),与喷墨打印技术形成了完美的技术协同。高世代线意味着更大的基板面积与更高的生产效率,但传统蒸镀技术在大尺寸基板上极易出现掩膜版形变、材料沉积不均等问题,而喷墨打印天然具备适配大尺寸制造的基因。t8 项目设计的月加工 2.25 万片基板能力,正是依托喷墨技术在大面积沉积上的先天优势,为中尺寸显示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奠定基础。

这一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早在 2024 年 11 月,TCL 华星武汉 G5.5 代印刷 OLED 试验线(t12)已实现量产交付,为 t8 项目积累了 1200 余项核心专利。通过在试验线攻克的像素精度控制、墨水成膜均匀性等关键难题,t12 产线的良率已从初期个位数提升至 70% 以上,为高世代线的稳定量产铺平了道路。更值得关注的是,TCL 华星联合设备厂商开发的专用喷墨打印头,已实现 350PPI 的分辨率突破,完全满足笔电、平板等中高端产品的显示需求,彻底打破了 "印刷 OLED 难以实现高分辨率" 的行业偏见。

在技术参数的背后,是喷墨技术对显示性能的全面升级。相较于蒸镀 OLED 采用的 "钻石像素" 复用方案,t8 项目的印刷 OLED 通过标准 RGB 像素排列,彻底消除了彩边现象,同时实现 1.5mm 的超薄厚度(较传统 OLED 薄 25%)、18% 的功耗降低以及 30% 的寿命延长。这种性能跃升,源于喷墨技术对材料沉积的精准控制 —— 每一个像素都能获得均匀的材料配比与厚度,从而实现更纯净的色彩表现与更稳定的光电性能。

产业重构:喷墨技术的生态力量

TCL 华星选择喷墨技术路线,不仅是出于技术与成本的考量,更蕴含着构建自主显示生态的战略意图。在全球高世代 OLED 赛道上,三星、京东方等竞争对手均采用蒸镀工艺,而 TCL 华星的喷墨路径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优势。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成本控制上:t8 项目 295 亿元的投资额远低于京东方 630 亿元、维信诺 550 亿元的同世代线投入,且规模化量产后预计将形成超过 15% 的成本优势。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喷墨技术对产业链国产化的推动。t8 项目一期即可实现 50% 的设备国产化率,奥来德的线性蒸发源、华兴源创的检测设备、佳智彩的 De-mura 设备等国产核心装备已实现批量供货。在材料领域,TCL 华星建立的专属印刷 OLED 材料体系性能较旧体系提升 2-3 倍,其中曾制约技术发展的蓝色 OLED 寿命已从 2020 年的 40 小时延长至 400 小时,突破了关键材料瓶颈。这种 "材料 - 装备 - 面板 - 终端" 的全链条布局,正逐步破解我国显示产业长期面临的核心技术 "卡脖子" 问题。

从市场维度看,喷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恰逢中尺寸显示的爆发期。据 Omdia 预测,2030 年笔电、车载显示器、桌上型显示器的 AMOLED 出货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 33%、27% 和 19%,而 t8 项目优先聚焦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等中尺寸领域,精准契合了市场需求痛点。随着喷墨技术推动 OLED 成本下行,曾经高不可攀的 OLED 显示产品将加速走进大众消费市场,实现从专业领域到消费电子的全面渗透。

喷墨技术开启显示普惠时代

TCL 华星 t8 项目的开工,标志着喷墨打印技术正式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成为改写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这项源自日常打印的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技术迭代,已进化为支撑中国显示产业 "局部领跑" 的核心力量。它不仅通过材料利用率、设备成本、生产效率的三重突破,为 OLED 的普惠化撕开了口子,更凭借自主知识产权与生态主导权,构建起中国显示产业的竞争新优势。

当 2.25 万片每月的 G8.6 代基板在喷墨打印设备上完成精密 "作画",当印刷 OLED 屏幕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子设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业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在喷墨技术的推动下,一个更轻薄、更省电、更具性价比的 OLED 显示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关键词: TCL 华星 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