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网

Landa第一期:从 Indigo 到 Landa—— 班尼·兰达的二次创业史诗

来源:中国喷墨网 发布日期:2025-07-18 721

 

纵观印刷行业的发展,从 Indigo 到 Landa,从电子油墨到纳米印刷,Benny Landa 用 50 年时间两次重新定义印刷。此时身陷困局的 Landa 公司无论是王者归来还是英雄谢幕,其崇尚的技术基因与产业理想已深深刻进印刷行业的发展史册。小编将透过本专题与大家一起深度解析Landa的技术梦想、市场战略和产业影响,并致敬所有因技术而梦想人们!

在全球商业与科技的宏大叙事中,总有一些人物宛如璀璨星辰,以非凡的智慧、无畏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改写着行业的发展轨迹,重塑着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式。班尼·兰达(Benny Landa),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编者--饼饼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 Indigo,推出革命性的数字彩色印刷机,彻底颠覆传统印刷业的格局,到 21 世纪初转身创立 Landa Group,凭借纳米技术再度向印刷业的未知领域发起冲击,兰达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每一次创新都引发行业的轩然大波。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发明家,手握 800 多项专利,更是一位极具远见的企业家,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将前沿科技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同时,他还是一位心怀大爱的慈善家,积极回馈社会,为培育未来人才贡献力量。本文将沿着时间的脉络,深入复盘兰达波澜壮阔的两次创业历程,剖析其独特的 “科学家 + 商人 + 慈善家” 三重身份如何深深烙印在公司的基因之中,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717173924_40

萌芽:年少经历奠定创新基调

1946 年,班尼·兰达出生于波兰。彼时的欧洲,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中缓缓走出,百废待兴。但战争的创伤依然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波兰也不例外。兰达的家庭同样未能幸免,他的父母皆是大屠杀的幸存者,战争的残酷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为了寻求新的生活希望,在兰达年仅 2 岁时,一家人毅然决然地离开波兰,远渡重洋,移民到了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

在埃德蒙顿,兰达的父亲奥斯卡(Oscar)努力尝试各种工作,以维持家庭生计。经过长达 8 年的木匠生涯后,他用积攒下来的积蓄购置了一家小型烟草店。为了增加店铺的收入,奥斯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店铺的后室精心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照相亭。令人称奇的是,这个照相亭运用了一种创新的技术,能够直接将图像拍摄到相纸上,而无需借助传统的胶卷。这一开创性的方法,不仅为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来源,更为年幼的兰达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与创新世界的大门。

在父亲的影响下,兰达从小就对摄影和相关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在暗室里陪伴父亲,协助父亲进行各种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兰达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更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不满足于仅仅充当帮手,而是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很快,他就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项发明 —— 一种利用橡胶管和旧留声机的电动机制作摄影化学品的搅拌器。这个看似简单的发明,却充分展现了兰达在创新方面的天赋和潜力,也为他日后在印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埋下了种子。

初露锋芒:在微图领域崭露头角

完成学业后,兰达于 1969 年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入了 CAPS 微图研究公司。在 CAPS,兰达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缩微胶片阅读器 / 打印机进行了大胆的修改和重新设计。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功为公司赢得了与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部门的一份重大合同。这份合同对于 CAPS 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业绩和声誉,也让兰达在公司内部崭露头角。凭借出色的表现,兰达很快就被提拔为研发主管,开始领导团队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1971 年,对于兰达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与一位同事共同创立了 Imtec 公司。在兰达的带领下,Imtec 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微型图像公司。兰达亲自发明了公司的核心成像技术,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研究液态油墨的过程中,兰达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致力于开发一种高速图像开发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最终成功实现了突破。他所研发的方法利用在液体载体中带电荷的着色颗粒,实现了高速成像。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为后来他发明电子油墨(ElectroInk)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ima-image-33248

Indigo 时代:开创数字印刷新纪元

1974 年,兰达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移民到了以色列。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成为了他实现更大梦想的新舞台。三年后,即 1977 年,兰达运用父亲发明的无胶片影像概念,在特拉维夫附近的雷霍沃特中心城镇创立了 Indigo 数字印刷公司,将他一直以来潜心研究的电子墨水概念商业化。

公司创立初期,Indigo 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研发方面,通过将自身的技术授权给其他制造商,获取收入并积累行业影响力。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探索,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Indigo 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成功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ElectroInk。这种电子油墨采用了独特的技术原理,它使用小的彩色颗粒和电荷,在纸上形成一层薄而光滑的塑料层。这一创新技术使得 Indigo 能够在高速运转的同时,制作出高质量的彩色图像,彻底改变了传统印刷技术在色彩还原和印刷速度方面的局限性。

1993 年,对于 Indigo 和整个印刷行业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 IPEX 展会上,Indigo 隆重推出了 E - Print 1000 数字胶印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胶印彩色印刷机,它的问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印刷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E - Print 1000 数字胶印机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彻底摒弃了传统印刷过程中复杂且耗时的印版制作环节。以往,从计算机文件到最终印刷出成品,需要经过十几个繁琐的步骤,而 E - Print 1000 实现了从计算机文件直接到纸张的印刷过程,大大缩短了印刷周期,降低了印刷成本。这一革命性的突破,使得短版印刷、按需印刷以及可变数据印刷等新兴印刷模式成为可能,并迅速进入市场,满足了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印刷需求。

Indigo 的创新产品和技术迅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数字印刷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Indigo 成功将数字印刷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彻底改变了印刷行业的格局。众多传统印刷企业纷纷开始关注和引进数字印刷技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Indigo 的成功,不仅为兰达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就和行业声誉,更为全球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数字印刷的新纪元。

landa-digital-printer

华丽转身:创立 Landa Group,探索纳米印刷新领域

2002 年,在 Indigo 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兰达做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决定。他以 8.3 亿美元的价格将 Indigo 出售给了惠普公司(Hewlett - Packard)。这一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成为了商业界和科技界的焦点事件。交易完成后,兰达成为了惠普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的战略顾问,继续在印刷行业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对于兰达来说,出售 Indigo 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巨额财富后,他心中怀揣着更大的梦想和抱负。他敏锐地察觉到,纳米技术作为当时新兴的前沿科技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于是,在 Indigo 被收购后不久,兰达毅然决定成立 Landa Group,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以实现他从稀薄空气中创造能量、拯救地球的宏伟愿景。

在 Landa Group,兰达和他的团队对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他们发现,许多材料在纳米级别下会展现出与宏观状态下截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基于这一重要发现,他们开始尝试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印刷领域,研发新型的印刷墨水和印刷工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印刷墨水 ——Landa NanoInk,以及与之配套的数字印刷工艺 ——Nanography(纳米图形印刷技术)。

Landa NanoInk 采用了先进的纳米颜料技术,这些纳米级别的颜料颗粒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纯度,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色彩还原和更高的印刷分辨率。与传统的印刷墨水相比,Landa NanoInk 在印刷过程中能够形成更薄、更均匀的墨层,从而提高印刷质量,减少墨水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Landa NanoInk 在纸上能够迅速干燥,无需传统印刷过程中的加热干燥环节,大大缩短了印刷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Nanography 数字印刷工艺则充分发挥了 Landa NanoInk 的优势。该工艺采用了类似于喷墨打印的技术原理,通过使用全宽条形喷头,将墨水逐滴喷射到中间转印带上,然后再将转印带上的图像转移到纸张上。与传统的喷墨打印技术相比,Nanography 具有更高的印刷速度和更稳定的印刷质量。它可以实现高速、高效的印刷生产,单张纸张速度高达每小时 13,000 张,纸幅高达每分钟 200 米,能够满足大规模商业印刷的需求。此外,Nanography 还具备出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纸张和材料上进行高质量的印刷,为印刷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2012 年,在全球印刷行业最重要的展会 —— 德鲁巴(drupa)展会上,Landa Group 隆重推出了纳米图形印刷技术(Nanography)。这一创新技术的亮相,立即在行业内引起了轰动。众多印刷企业、行业专家以及媒体纷纷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Nanography 以其卓越的印刷质量、高效的生产速度以及环保节能的特点,被誉为印刷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为印刷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印刷解决方案,有望再次改变印刷行业的格局。

商业版图与企业文化:三重身份的深刻烙印

无论是在 Indigo 时期,还是在 Landa Group 时代,兰达的 “科学家 + 商人 + 慈善家” 三重身份都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以及商业版图的构建。

作为科学家,兰达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 Indigo,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数字印刷技术的边界,从电子油墨的研发到数字胶印机的推出,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离不开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的敏锐洞察力。在 Landa Group,他更是将目光投向了纳米技术这一前沿领域,致力于开发具有革命性的印刷技术。他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在他的影响下,公司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为商人,兰达具备卓越的商业眼光和市场洞察力。他深知技术创新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其真正的商业价值。在 Indigo,他准确把握了市场对数字化、个性化印刷的需求趋势,将公司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使 Indigo 成为数字印刷领域的领军企业。在 Landa Group,他同样注重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他积极拓展商业合作,与全球各地的印刷企业、供应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推动纳米印刷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在他的领导下,公司不仅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商业运营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作为慈善家,兰达始终心怀社会责任感,积极回馈社会。他深知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成立了兰达教育平等机会基金。该基金致力于为那些 “思想优越、经济条件较差” 的以色列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向以色列所有六所大学投资 5000 多万美元,帮助众多优秀的青年学子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为以色列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兰达的慈善行为不仅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种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吸引了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注与支持。

S18Gp7eSgx_0_0_2000_1333_0_large

不在于永远赢,而在于永远敢

班尼·兰达的人生,始终在 “建立” 与 “重建” 中不停地创新。童年时,父亲奥斯卡用烟草店后室的照相亭,为他埋下 “用技术解决问题” 的种子 —— 那台无需胶卷的机器,本质上是对传统摄影流程的 “破局”。后来在 CAPS 公司,他改装缩微胶片设备赢下劳斯莱斯订单,在 Imtec 公司发明带电颗粒成像技术,直至创立 Indigo 推出电子油墨,每一步都在证明:他擅长从既定规则的缝隙里,凿出一条新路。

Indigo 的成功曾让他成为 “印刷业的乔布斯”。1993 年 IPEX 展会上,当 E-Print 1000 直接输出彩色样张时,一位老印刷商当场红了眼:“我们花三十年学的制版工艺,你用一台机器就颠覆了。” 但 2002 年出售 Indigo 时,他在给员工的信中写道:“创新者的使命不是守着一座城池,而是永远走向下一片荒野。”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将再次站在了新的荒野上 —— 只是这一次,荒野里的风暴比预期更烈。

或许,就像他曾在 Indigo 周年庆上说的:“创新者的伟大,不在于永远赢,而在于永远敢。” 从波兰移民的孩童,到两次改写印刷史的传奇,班尼·兰达的人生早已超越了一家公司的兴衰。他的故事最终会告诉世界:真正的创业史诗,从来不是看终点是否辉煌,而是看你在每一次跌倒时,是否还握着出发时的那份勇气 —— 那或许才是所有创新者最珍贵的 “纳米颗粒”,微小,却足以改变世界的质地。

班尼 兰达的创业历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创新史诗。从 Indigo 到 Landa,他两次改变了印刷业的格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的力量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和科技工作者,勇于追求梦想,敢于挑战传统,为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数字印刷 landa 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