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style="FONT-SIZE: 12px">色 彩 技 法 ! _* H% U- G9 [1 U8 N
. x P' Q W- ^6 j: G, W+ x3 J
光 与 色 彩 O+ f; ]% \7 y! U. a% d( x0 J
光、色、形的关系
* u; S( U; i( ^- E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之一。有光,才能看到一切。
3 x1 l7 r" e7 y' Y光、色、形不可分割。物体呈现不同色彩是由于物体吸收和反射的光波不同。人眼可视波长在700mm与400mm之间。
8 m/ T; P) c6 O ?2 i光的加强,物体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亦随着变化。但由于光的反射和相互影响,色彩间相互关系更为复杂。这种色彩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形成“环境色”。“环境色”的强弱变化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光照的强弱和方向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和反光;二是物体的表面质感(如光滑或毛糙)。
0 u' `& B& f8 `$ p% _! m$ a 7 r& j% ], ]- s# [& p
光源色对色彩的影响 . M7 a0 R& A5 A8 @7 r
" V+ _- w' z* n不同光源,有不同的色彩倾向,这是由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所决定的。 6 M4 Q6 z+ K& z- K. _ R. I
阳光为白色,但早晚因受空气折射,光线偏暖;月光带冷;人工光源中白炽灯偏暖,日光灯偏冷;其它不同色彩的专色灯光,其冷暖倾向由其专色而定。
& t" u' d+ t' S% A - x1 ^9 i$ @4 A' f5 E+ e5 k e6 G
光的表现 ; l! R5 x- @$ `& u3 S
9 K" {8 q: {9 ]/ W
色光是绘画中必不可少的形式内容。 5 @. M$ G% O& @& n' l! B
在绘画中,光的表现手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明暗来表现;另一种是通过色彩来表现。 7 r" E: r `! _7 g( t) T4 {$ q
/ r7 X0 r, v' P G1 H色 调
0 S' `2 s, s. y" f. i" ]/ ]% o
g0 e$ ?# V L5 n! C' }色调是一幅作品的色彩倾向和类别。是画面色彩结构的总体效果。
9 `$ o7 @. L; j, l' x8 J8 {色调是由物体的色相、纯度、色性、明度及面积大小等因素所决定。
1 O; H( a M- j- n( d! w% Y不同的光源色及光的强弱和照射的方向角度对色调亦起直接作用。 $ L& e9 a+ v8 g! `, ]; t. `
色调对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直接关系。
- v& {. `% H% T) ?0 L0 G+ X }色调亦是不同画家的风格、个性,以及审美要求的体现。
! n, m% S2 B# X' U2 a6 _) S
7 ]: |' o p; Z; t2 R0 i色调的类别:从明度上可分为高调、中调、低调;从纯度上可分为鲜调、中间调、灰色调;从色性上可分为冷调、中性调、暖调;以及不同色相组成的同类色、邻近色色调和对比色色调等。
, B7 d3 H; x, r; v! c, J! a
2 i* {+ Y3 R- a# i以明度分类的色调 & @! ~1 [: l+ J; R" j! k3 X! X3 U
' n5 H! H$ R8 E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不同色相的明度也不同,黄色明度高,红、蓝色明度低。任何一种色相如调入白色,都会提高明度,白色成分愈多,明度也就愈高;任何一种色相如调以黑色,明度相对降低,黑色愈多,明度愈度。 % C7 K% q+ X5 t6 `
以白色或明度高的色相组成的色调,称为“高调”。 # G9 y, D0 A6 ?2 L
“高调”不仅由组成色相的明度决定,同时也因光的强弱而改变。如明度低的色相在强光下,明度也随着提高。反之,在暗淡的光线下,高明度的色相也会变深。同时,不同的光线角度,物体的明暗亦不同,如高明度的物体,在暗部看,其明度依然是很低的。
l4 C& g4 l) n" l; D如果根据孟塞尔色立体理论,把明度由黑到白的等差分成九个色阶,那么,1-3为低明度色阶;4-6为中明度色阶;7-9为高明度色阶。
% S0 x9 M, P' z' g. A6 K2 M处于中间色阶的色彩组成的色调,称为中间调。
6 `+ z7 }3 T! l: z8 h
4 s4 ~3 |$ \2 ? ^0 Y以纯度分类的色调
) M3 f3 K6 d( P: K* D 6 u. E Z) j; p- \9 v D) G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饱和程度。不同色相的颜色,不掺入其它成分的颜色,那么,该色相,色彩是纯的。 ! E/ A: L1 f5 A1 ~2 ]1 B$ M
色彩的纯度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又与该色彩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如朱红色是最纯的,如混入一定的黄色,那么,对朱红色而言,就不纯了,但却成了桔红的纯色。
6 j8 Y- x; s: @( q c7 J4 ^ ?色彩纯度的高低强弱是由于混入其它杂色所致。 ( ^3 D! T7 e9 }! D
纯度又称彩度,这是与黑、白两色相比而言。黑、白是色而无彩。
* L8 F/ w; h; A( F3 q6 l# q( M; o由不同纯度组成的色调,可分为鲜调、中调和灰调。但由于色彩从纯色到灰色是个相当宽广的领域,鲜调中也可区别为强鲜调、中鲜调和弱鲜调。中间色的纯度变化更为丰富。因此,这种分类,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了。 : Z8 E$ A) T3 ~
介于“鲜调”和“灰调”之间的是“中纯度色调”。中间纯度的色彩是一个相当宽广的领域,可以说,变化无穷。 : s \0 e: I% T, m
由中间色构成的色调丰富,优美,许多色彩似乎含而不露,但又个性鲜明。 4 U% W* h" o' _0 V: o
“低纯度”色调也称“灰色调”。灰色中包含着黑色的成份,但灰色也应该有不同色相和冷暖的倾向。灰色处理得好,显得沉着、高雅。 5 ~& b( L( Y; i( v! P1 ^
黑色混入白色呈中性灰色,调入红色,就带有灰紫倾向;混入黄色会有灰绿倾向,显得十分沉着。
% N% r; w/ Y$ `/ r1 X( \8 S/ T
& k) n& O/ e$ W) z* s. d0 M! s- F以色性分类的色调
& H& W7 J' \8 P2 R7 y, Z" G9 G g( G
8 H- X0 Y( V( e# s! t$ H色性是指色彩给人以冷暖感的一种特性。
) B, `7 w# n9 q" W用“冷”、“暖”来表示色彩的性质,并非色彩本身具有不同的温度,这种感觉和心理的的反应,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经验。火光、阳光给人以温暖;月光、冰雪给人以寒冷,这种心理反应与色彩相联系,似乎看到红色就感到温暖,看到蓝色就感到凉爽。冷暖是相对的。 , ?8 ~4 s. D3 x( e# Q
“中性色调”的范围很广,其中涉及到色彩的纯度,纯度愈高,冷暖的倾向也愈明显。因此,凡是纯度较低,冷暖倾向不明显的色调都可以说是“中性色调”。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