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如何布局数码影像的未来?-------------兼谈我的打印创业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29 17:08
标题: 如何布局数码影像的未来?-------------兼谈我的打印创业实践
(本人原创,首发中喷,转载请先联系)


由一个争议话题引出的故事



    看到坛子里,大家都在讨论诺日士D701打印彩扩机,众说纷纭,让我想起一件事:今年三月初,在广州打印展上,偶遇深圳汇美老总,一番客套与寒暄后,得知我是做数码影像打印输出的,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诺日士打印彩扩机D701在本地的经销。我不看好影像冲印市场,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委婉的说:给您十分钟,看能不能说服我做这个市场。祝总自信的说:不要十分钟,五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他拿过纸和笔,写下:爷爷,父亲,你,你的儿子。然后对我说:你大概估计一下每个人分别有多少张照片? 我想了一下,分别写下了:630150900。他满意的点点头:照片保有量在以几何级数增加,但是全国彩扩店却从鼎盛时期的十多万家萎缩到现在的不足八千家,就像股市从6000点跌到1800点,投资的机会到了!

     一般人初听这些话,应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对一个从01年就投身数码冲印的“老江湖”来说,绝对具有免疫力。我们很少人能进一步问一个为什么:数码相机和高像素手机让人想拍就拍,照片的拍摄量空前暴涨,怎么冲印彩扩店却数以万计的退市了呢,他们为什么没做好,有寡头垄断了市场吗?各类数码彩扩机做不好这个市场,凭什么D701就一定能做好这个市场?

 从上世纪的98年起,数码相机开始进入中国民用影像消费市场,在数码技术不断升级的推动下,传统摄影行业坐上信息时代的快车,短短几年,数码影像的大旗插遍全国,新旧交替的时刻,行业内有识之士,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跑马圈地,媒体和国内外数据统计和推断漫天飞舞,推波助澜:都在描绘数码影像的无限商机。
 
    所有的乐观背后,有一个简单直观的判读: 在胶片时代,获得一张照片的流程太麻烦,成本高,制约了消费。而在数码时代,拥有了数码相机后,影像获得的成本几乎为零,冲印照片这个被压抑的消费冲动,肯定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2000年后,各类数码输出设备,先后粉墨登场,竭力宣扬自己技术的优势或成本的优势,让投资人眼花缭乱,经过十年的市场检验,才发现市场没有商家忽悠的那么美好。彩扩店在这数码影像繁荣的十年,却不断萎缩,这个出乎意外的反差让局内局外的人们都大跌眼镜!

  市场是无情的,大家千算万算,就没有考虑到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大量的照片存储在电脑的存储器中,要看用显示器就可以了。只有极少数的照片被冲印出来。实际的照片冲印量增长率小得可怜。比如,我说我儿子有900多张照片,只是影像数据文件,都在电脑中存放,真正冲印 或打印出来的成为纸媒介的不到10张。 数码时代,许多人叫嚣打印会最终取代冲印,或数码印刷取代数码冲印,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数码影像的行业本质,就会发现:显示器和信息技术才是照片冲印的天敌!民用影像输出市场多元化时代随着胶卷的退市,早已到来,冲印在这个市场的辉煌,一去不返,但这不意味着打印和快印在这个市场有好日子过。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替代品竞争的出现,会让许多踌躇满志的投资者碰上历史的南墙。

[ 本帖最后由 影印子 于 2010-6-29 17:12 编辑 ]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29 17:19
一,混沌的现状(过去未去,将来已来), 详细市场分析

    纵观当今数码影像输出市场现状,怎一个乱字了得:LED曝光+传统冲印,激光曝光+传统冲印,喷墨打印,激光+碳粉打印, 激光+电子油墨等各种输出方式,角逐数码影像输出市场。
    输出设备生产厂家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市场上的老面孔----数码彩扩厂家,针对市场萎缩状况,将设备小型化,幅面针对化,渠道下沉,开拓偏远市场。也有个别创新开发出双面冲印来引导市场。而市场新军----喷墨打印和数码印刷厂家,则踌躇满志,携各种所谓市场解决方案,高举个性化大旗,轮番轰炸投资人,吸引眼球。面对纷纭复杂的各类倾向性宣传,面对中国区域市场状况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性,看好数码影像未来的投资人该如何应对和选择呢?到底哪些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哪些只是回光返照?对市场进行细分是判断市场状况的不二法门。

    数码影像输出市场经过近十年的的发展,基本形成三个固定的市场消费群:民用消费影像市场,专业性影像市场和商务型影像消费市场。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29 17:23
1、  民用消费影像市场

    这是大家都寄予厚望的市场,也是最令人失望的市场。据美国影像市场协会的统计,美国冲印市场业务量从2000年的62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7.32亿美元。中国市场,没人做出相关的统计和预测,但是身处其中的从业人员,明显感到市场在快速萎缩。2000年后,柯达与诺日士联手企图对传统彩扩行业进行数码升级,店面也以蓝色作为基调,不知道是否期意仿效蓝色巨人IBM的成功转型,可惜微光阀曝光技术质量拼不过激光曝光的富士魔术手,错过了最好的转型时机。富士也没有笑到最后,魔术手也只有几年的好光景,在市场看不见的手面前,也日益沉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喷墨打印和数码印刷在01年后开始在这个市场崭露头角。

    在喷墨打印方面,HPEPSONCANON等均有小幅面喷墨机定位这个市场,集成读卡器,显示屏,在机直接打印输出照片。其中HP更是以设备拓展成数码影像店,以加盟的商业模式试图复制柯达的传奇故事。

     在数码印刷方面,随着设备印品质量的提高,HP和柯达在窥探这个市场多年后,终于开始发力。前者借助HP INDIGO 5500 六色电子油墨在普通铜版纸上能印出不逊于冲印的色彩,质量基本达到了照片级别,同时打印成本极低而到处攻城掠地。而后者,曾几何时,几乎是民用影像的代名词,当然梦想重塑当年的辉煌,两年前在国内提出了CLO影像中央厨房的概念,为推动数码印刷设备在影像领域的应用,目前,柯达已经在北京、上海、福州、深圳等地组建了影像生产加工中心,按计划,将原来与之有联系的近千家彩扩店进行改造,为他们提供终端,将其与柯达的网络平台联系起来,提供样品展示,个性化印品,照片书,印后加工等服务。

    随着信息科技和显示技术的发展,民用影像消费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个市场未来如何演变,纸媒输出市场容量还能不断扩大吗?本人不看好这个市场,后面从行业本质,消费习惯,替代品竞争等方面详谈我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影印子 于 2010-6-29 17:25 编辑 ]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29 17:27
2、  专业性影像市场

这个是指为各类专业摄影机构提供配套输出服务的一个专门化市场。与民用市场截然相反,这个市场随着数码影楼,从普及到繁荣再到过剩,近十年来,一路增长,前五年,喷墨打印(大幅面输出)利用先发优势和投资成本低,获得了快速增长,05年后达到一个高峰。后五年,激光冲印通过降价和传统习惯优势,站稳市场主流地位。03年后,我本人一直在这个市场打拼,靠影像输出混口饭吃。随着喷墨打印在这个市场的日益萎缩,开始朝着影楼相册制作,特种介质产品开发,高端影像输出方向转型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29 17:30
3、  商务型影像消费市场

   这个是指企事业单位对影像的需求而形成的一个市场。相比民用市场,这个对价格敏感性低,但对成品制作要求高,甚至形成一些特定的市场群,如菜谱输出,个性纪录册,同学录,精致标书等。这个市场基本是图文店一统天下。他们使用的设备基本是喷墨打印和数码印刷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GDP的提高,国家投资的拉动,这个市场也是逐年增长的。这个市场基本上被界定为图文市场,本文的讨论重点不在这个细分市场,下文将不再谈及。


    讨论数码影像输出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把这三个细分市场笼统概括起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其市场需求虽然有联系,但差别是主要的。


(未完待续)
作者: 金凤凰    时间: 2010-6-30 07:33
h呵呵我沙发了
作者: catdogtiger    时间: 2010-6-30 09:32
期待早日看到楼主的创业历程。
作者: hhh123    时间: 2010-6-30 09:46





作者: catdogtiger    时间: 2010-6-30 10:14
期待早日看到楼主的创业历程。
作者: 风光好好    时间: 2010-6-30 12:03
共 同 努 力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30 12:16
谢谢斑竹置顶!我会继续写。大家在看球期间,没事和我探讨探讨。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30 12:23
             二,把握行业本质,赌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聊天或行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句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我们如何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化?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的轨迹?郎咸平教授提出一个新名词-------行业本质。这个理论得到了许多管理专业人士的认可。他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个行业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有一个东西是相对不变的(注意不是绝对),那就是行业本质。行业本质就是一个行业存在的核心价值。

    属于民用影像消费的彩扩行业,它的行业本质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记录,分享人生的幸福时刻。记得在胶片时代,几乎是民用影像代名词的柯达,几乎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在做广告,看来他们是非常清楚大众买胶卷主要是在拍什么。同时,这也是大众拿起相机拍摄的动机和深层次需求。无论是数码还是传统胶片,这个需求是不会改变的。不同的只是影像的获取方式和技术手段罢了。

    传统影像,由于拍完看不到影像,所以影像“显影”出来,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设想一下,在胶片时代,如果一次成像的宝丽来,成本和保存期比胶卷都有优势的话,也许就不可能有冲印这个词的诞生了。反过来说,当年那个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庞大冲印体系,就是为了帮助胶卷生产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影像服务而存在的。各个冲印加盟店和彩扩店,本质上是在给胶卷厂家做配套服务。胶卷在民用市场快没有了,它的业务量自然就下来了,皮之不存,哪还有毛哦。

    数码影像,由于拍完马上能看到影像,保存也很方便,同时由于介质的差别,纸媒照片基本上观看质量是不如显示器的,冲印或打印成纸媒介只是一个消费习惯的惯性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被冲印出来只是一个伪命题,需要吗,不需要吗。起码大众消费者,在影像显示多元化的今天,冲印或打印成纸媒介,不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

   如何适应消费习惯的改变,引诱消费者将数以亿计的照片从存储器中拿出来,促成新的需求,成为彩扩行业能否起死回生的关键。 其他什么新设备呀,新模式呀,渠道呀,服务方式呀,统统是第二步才需要考虑的。
                          
   在彩扩行业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许多人把眼光放到了数码印刷领域,试图通过数码印刷技术,来重振民用消费影像市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领域,它的一些特性和优势与彩扩非常相似:都是以纸张作为载体,都可以只印一张,印相同尺寸的第一张的物理成本和印最后一张的成本一样,在同一批印制的过程中,都可以实现内容的变化,专业词就叫可变数据印。在这个基础上,数码印刷还有更多的优势,成本比冲印低得多,(如果以施乐爱将3的抄表价加纸张费用)一张A3+幅面印刷的物理成本是0.65元。同时能实现自动精确对位的双面印,多样的装订形式. 凭借这些优势,同时伴随着输出设备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码印刷以其越来越高的输出速度、越来越接近银盐效果的输出品质、多介质输出的能力以及印刷企业更加丰富多样的印后装订方式,为影像输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影像输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影像人的专注。以柯达和HP为代表的一帮人,准备以数码印刷的优势,高举个性化的大旗,重新回到民用影像消费市场。它们寄予厚望的主打产品,就是照片书!它们认为,大众不怎么冲印照片了,或许会把照片编辑和设计后,做成相册或照片书。

    我个人并不看好照片书能成为数码印刷来挽救彩扩行业的灵丹妙药,与纸媒介单张照片相比,只是锦上添花,大众消费者没有这个必要需求(不像底片,非要冲印出照片才能观看),指望大众都成为追求个性的潮人,是不现实的。同时照片书的编辑与设计,还存在许多商业模式上的瓶颈。更重要的是,以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一代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将彻底颠覆80后,90后,00后的影像消费需求方式!




[ 本帖最后由 影印子 于 2010-6-30 12:26 编辑 ]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6-30 12:45
       iPad是一款集成了多种电子设备特性的多媒体移动设备,它集合了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有线设备、手机电子相框等功能(详细介绍,请参看:具体显像方式和详细功能可见官方介绍。http://www.apple.com.cn/ipad/features/photos.html


       IPAD锐利震撼的屏幕,外加独特的软件功能,iPad可以让你以非凡的方式体验图片。轻轻触碰,Photo图集里图片便可一一呈现,用手指可对图片进行缩小放大或幻灯片观看等操作。iPad在和底座连接或充电时,还可以当作一个数字相框来使用。载入图片的方式也非常多样,iPad可以和电脑同步下载,也可下载邮件上的图片,或者和相机连接直接下载图片。IPAD让照片从此有了新看法。

    随着ipad的推出,美国科普杂志(Popular Science)、运动画刊(Sport |||ustrated)和在线杂志(Wired)都在ipad的平台推出ipad版杂志,不管你如何上下颠倒ipad都可以看到一页页的杂志内容,不论你如何左右对调ipad也能显示两页并排跨页的内容,手指在触摸屏上从右上角向左划过,就像你翻动杂志到下一页,手指划过的位置不同,书页翻动的过程不同,就像你真正翻书一样,翻到一半还会看到这一页背面的影像,光这翻动杂志页面的细节,就让读者充满了对纸张的触感和想像。

    科普杂志特别为ipad的多媒体功能设计了一套编辑工具Mag+,让杂志每一页拥有多层的载体(Multi-layer),每一层可以乘载不同的文字、影像、动画或图片, ipad确实表现了多媒体又多层次的内容。看过ipad版科普杂志的演习,好象提醒了我们传统纸媒杂志和照片真的是“离线媒体”。

     “印刷是离线媒体(Offline Media)”,这句话是媒体趋势专家Joe Web 博士在2008年发表的一本书{印刷面对的未来}Print Faces the Future)中提到的说法。Web博士想要强调的印刷产业要面对的未来竞争对手都是在线的媒体(Online Media)。

     从彩扩业的行业本质来看,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完全符合这个行业本质,它的多功能性集成,更是深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离线”无法与“在线”赛跑,每一个在线的设备,背后都有整个互联网的支持。谁优谁劣一目了然。日本媒体甚至说IPAD的出现是21世纪的“黑船事件”(请用百度搜索这个名词,加深理解),它将迫使日本210亿美元的出版印刷市场重新洗牌和拟定价格机制。

    IPAD的出现,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了,纸媒影像在未来的民用消费影像市场的前景堪忧。


[ 本帖最后由 影印子 于 2010-6-30 12:47 编辑 ]
作者: chenleiyx    时间: 2010-6-30 18:43
还有吗?期待中
作者: lynvon    时间: 2010-6-30 20:53
的确,水往下流,人也总是趋于变懒——如果手机和电脑上能看,为什么还要花钱花时间跑路把相片洗出来呢?线上出版也将极大蚕食传统出版业的市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问下你自己多久没有买本地的晚报日报了?

可是任何电子出版物都有一个缺点——需要电力支持。科技的发展似乎总是在建造一个个根基不牢的空中楼阁,过多依赖能源而存在。如果我们所有的文字和图像都存在电子设备中,一旦停电了,怎么办呢?这是一些额外的闲话了。

出版业其实不论线上线下,都围绕着“内容”展开——致力于内容的——“呈现”,线上出版让内容更容易呈现和交流,绕开了传统出版商——人们既然可以通过空间和博客传播自己的观点同时获取信息,为什么还要纸媒体的参与呢?纸媒体的未来就是今天的广播,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保留(听广播最多的恐怕就是出租车司机了吧),甚至电视都感到了危机——央视不是开播了网络电视吗?

一旦谷歌和百度整合了内容的呈现、交流和制造环节,出版业就没有别人什么事了,我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但是传统出版业的前景是越走越黑,惠普的indigo会变成高级票证印刷机。可变数据印刷看起来非常诱人,但它的未来就是今天的激光冲印,因为内容的呈现方式很可能会改变,电子化网络化的进程也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期,直到有一天,路边的广告牌是电子墨水,周围二米内没有人图像是静止的,走过来一个老人可能呈现降血压广告,一个小学生会呈现玩具广告。。。。所有广告牌无线联网,在线更换内容。。。而在我们发现这一趋势的时候,大的广告商已经买个这个城市所有的电线杆(广告位)了,普通人如何加入这条食物链呢?
作者: lynvon    时间: 2010-6-30 21:09
这真的很危险,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口而且一直在增加,可是人类文明电子化进程却急剧的减少工作岗位——因为很多产业会被淘汰出局,可是人怎么办呢?这是ZF应当考虑的事情。

其实,不论纸质还是电子媒体,只是内容承载的方介质不同而已,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内容要呈现出来,信息要得到有效的传达,就依然需要设计师的参与,只不过,设计师要从纸媒时代的平面设计,转到电子时代的多媒体设计——让画面动起来、配上声音和特效等等。

社会越进步,交流就变得越直接和有效——当产品从工厂的销售部直接通过物流这一个环节送到消费者家中的时候,想想看,我们除了做生产商就是消费者,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普通人不可能介入生产环节和物流环节(除非给人家打工),要想做老板,赶紧到农村买块地吧。
作者: sstw2009    时间: 2010-6-30 21:12
中场休息~~~严重关注楼主的分析~~
狂顶
作者: lynvon    时间: 2010-6-30 21:34
要预测一个行业的前景,就要看这到这个行业相对不变的本质(不知道这句话记得对不对)。最本质的东西是——最终买单的消费者。出版业最终买单的是读者,如果读者可以从网上得到一样的内容,他就不大可能再买一本纸书收藏——这个世界不光有一次性筷子,看过就扔的内容不胜枚举。音像出版业就是一个很好的生动的例子,使用数量最多的恐怕不是音乐CD和电影DVD,而是用来在存储数据的光盘,音乐和电影都在硬盘里(网上的内容也是存在服务器的硬盘里)。

科技会改变人的消费习惯,行业的前景也随之改变。日本人说IPAD的出现无异于21世纪的“黑船事件”,最大的危协不是IPAD产品本身(IPAD 并不完美,触摸屏非常适合呈现内容,但非常不适合输入内容),而是它会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一旦人们习惯于消费无形的内容,那么那些有实体媒介承载的内容的生产商就会前途渺茫。于是,人还是有那么多人,市场看起来还是有那么大,其实,“市场已经变心了”,它投入了新媒体的怀抱。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 17:27
直到有一天,路边的广告牌是电子墨水,周围二米内没有人图像是静止的,走过来一个老人可能呈现降血压广告,一个小学生会呈现玩具广告。。。。所有广告牌无线联网,在线更换内容。。。而在我们发现这一趋势的时候,大的广告商已经买个这个城市所有的电线杆(广告位)了,普通人如何加入这条食物链呢?


前年研究过关于广告的属性,现在很多广告并非有效,但是又无法改变现状。想要广告深入到观众路人的生活,其实不是没有办法的,也不一定要什么高科技,随便找个人问问,他5分钟前路过的地方能留意过几个广告?这些路边广告是花了钱的,但是功效如何,谁知道?

不过在楼主的帖子里,我们还是先关注楼主的报告,然后才发表意见或者讨论。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2 00:44
原帖由 lynvon 于 2010-6-30 21:09 发表
这真的很危险,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口而且一直在增加,可是人类文明电子化进程却急剧的减少工作岗位——因为很多产业会被淘汰出局,可是人怎么办呢?这是ZF应当考虑的事情。

其实,不论纸质还是电子媒体,只是 ...



这位同学比我考虑的未来,更远些。看来我的标题要改改了。

说的不错!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的是直接代替了旧事物,有的是逼着旧事物改变方式,或缩小范围。有的是,新事物出现,直接让旧事物从新事物的参照系中发现了自身的真正价值!比如,摄影术的发明,直接让绘画从写实转变为写意,让绘画更加清楚了自身的本质-------心灵的观照!
         从商业角度讲,这个过程,消费者的选择和习惯的改变是主要的。但是行业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一致的话,会加速这个过程的到来。数码摄影代替传统摄影,只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像BB机一样,说没有就没有了。现在只有大幅面的玩家,还在坚持着,毕竟这个圈子太小了,很少有生意人看中他们。
    IPAD 对传统出版纸媒和冲印照片业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作家、漫画家,商业摄影师、动画等影像和文字的创造者,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苹果的网络平台上,分到的钱比在传统渠道分到的版税要多的多。在不久的将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内容提供商就会纷纷背叛传统渠道,导致传统媒体无米下锅,萎缩是必然的趋势!
      我知道许多80后,90后纷纷给苹果开发小软件和小游戏,消费者下载付费,现在许多人收益不错,未来许多人说不定瞄准了易用影像小软件和影像小游戏。让影像创造出新的无穷的用法和玩法,这个时候,冲印成纸媒,就真的是小众圈子了。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2 00:50
接着再写一段。明天去上海看摄影器材和婚纱用品展,充实我下面要写的内容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2 00:52
专业性的数码影像输出市场,它的行业本质又是如何呢?如果我们把这个市场再细分一下,就知道影楼行业的照片输出量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大多数。本坛做数码影像输出的同行,基本也是在为影楼行业做配套服务的。我们就来看看影楼行业的行业本质。

       记得求学时,我在选择摄影专业的时候,老爸不同意,他说,以后各家各户,都有照相机了,谁还会让别人去照呢?  呵呵,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人们去影楼,照相馆的次数更多了。拍婚纱照,小孩生日套照,几乎成了全球华人共同的民俗活动。单单婚纱摄影市场,全国每年就有上千亿元的市场容量,为这个市场做配套服务的后期输出与加工分享到行业发展的成果,与民用消费影像市场相比,日子自然要滋润得多。

              差不多的生产技术和流程,为什么两个市场就像冰火两重天?

      我觉得原因也要从行业本质上找。影楼业的行业本质是:艺术地记录、分享人生的幸福时刻。就是艺术两个字使得影楼业比彩扩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通过艺术性的创造影像,拍照时的互动体验与服务,后期提供工艺品般的影像鉴赏产品,让影楼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了需求和价值的主动权。彩扩行业无法在源头创造影像,处于被动服务的地位,即使有创新,也无法形成强势的刚性需求。

      同样一个后期产品,由于影楼业的主导和参与,使影像的制造过程形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被赋值了。比如说,一个十寸水晶,在彩扩店是有明确标价的,但在影楼中,基本不单独标价,打包在套系中,以艺术产品的形式出现。即使客人要增加产品,也是以艺术品来标价的,价格也比彩扩店高很多。再比如,作为数码印刷的照片书,在彩扩行业难以推广开来,在影楼业,作为杂志相册等形式,会有不错的销路。

[ 本帖最后由 影印子 于 2010-7-2 00:53 编辑 ]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2 01:00
原帖由 AMAN 于 2010-7-1 17:27 发表


前年研究过关于广告的属性,现在很多广告并非有效,但是又无法改变现状。想要广告深入到观众路人的生活,其实不是没有办法的,也不一定要什么高科技,随便找个人问问,他5分钟前路过的地方能留意过几个广告 ...



我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说出来的,呵呵,抛砖希望引玉哦。

下面要谈到的是我的创业,就是立足于影楼行业,以行业本质做指引,模仿,借鉴,创新有附加值的艺术品,工艺品。

也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同时希望不吝赐教。
作者: 冰冰王    时间: 2010-7-2 13:34
晕,写了三页了,还不进正题。。。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2 19:28
再比如,作为数码印刷的照片书,在彩扩行业难以推广开来,在影楼业,作为杂志相册等形式,会有不错的销路。


>>>>>>>>>>>>>>>>>>>>>>>>>>>
有具体事件吗?又各种细节吗?种类(名称或者内容)?内页多少P?价格?制作时间?制作成本等。独立产品还是捆绑产品?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5 21:59
原帖由 冰冰王 于 2010-7-2 13:34 发表
晕,写了三页了,还不进正题。。。



我才是晕了。 我谈的这些,不是正题是什么呀。对于投资数码影像行当而言,是重中之重,投资方向错了,越努力越错的远!

我以前打工的公司,投了5千万在彩扩行业,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建了四个旗舰实体店和一个网络冲印店。现在只剩下一个总部靠房屋出租过日子。当初如果选择进影楼后期或图文,或建数码卖场,估计早就上市了。

我要谈的创业,就是经验教训下的产物。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5 22:07
标题: 回复 #25 AMAN 的帖子
再比如,作为数码印刷的照片书,在彩扩行业难以推广开来,在影楼业,作为杂志相册等形式,会有不错的销路。


>>>>>>>>>>>>>>>>>>>>>>>>>>>
有具体事件吗?又各种细节吗?种类(名称或者内容)?内页多少P?价格?制作时间?制作成本等。独立产品还是捆绑产品


杭州昆仑印务,苏州墨派,潍坊宝丽,都有数码印刷机专门针对影楼做照片书。我知道昆仑印务的生意不错。他们主要接全国一些影楼的单,做个人写真,个性婚纱杂志。一般是签约后,发模板给影楼,让套好版后,回传印刷。一般A4大小的成品,40P左右,收费在90元左右。内页也淋膜。胶装为主。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5 22:42
原帖由 影印子 于 2010-7-5 22:07 发表
再比如,作为数码印刷的照片书,在彩扩行业难以推广开来,在影楼业,作为杂志相册等形式,会有不错的销路。


>>>>>>>>>>>>>>>>>>>>>>& ...


这部分有两个细节一般人看不出来。
一个是业务的来源问题,即使昆仑做的不错,不过都是游牧式猎取业务方式,跟网络买卖才不多,靠的都是四方的点滴业务,而这种聚沙成塔的模式是不能普及的,最多只能成就一两个奇迹,

第二就是交易模式,这部分是关于设计排版的问题,昆仑以致柯达以及牛云式的聪明,只能满足一时,一但业务量增大或者网络技术偏低或者排版技术偏低的话,一般人很难实现排版的任务,尤其是现在流传的普及型的模板,比如光影魔术手等,一旦遇到怕麻烦或者中老年消费者,这些原先预想的理想方式就会崩溃。很简单现在的系统谁可以满足月处理1000本画册制作要求,而且这些制作要求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即使在我们已知的欧洲相关单位,传说几万本的画册的构成如何,如何消化业务的编辑制作压力?我们不能因为传说美丽而不去质疑放弃思考。实际上,楼主也分析了数码印刷的成本是0.7元/A4左右,这些数码印务能跻身影像行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是“对了地方”而已。


彩扩行业难普及也是两点,不过现在先不阐明。等楼主的文章完成后再讨论。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2:46
接着写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2:50
三,          站在未来看现在,布局今天。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投资数码影像,重点要放在专业影像市场和商务影像市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就选择了影楼行业作为自己创业的领域。

    随着激光冲印重新成为影楼业输出的主流。我根据自己分析的行业本质,决定在“艺术”上做文章,利用打印的多介质的优势,实行差异化竞争。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发力,来摆脱这个困境。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1、将影像产品往艺术领域靠。

   2,将影像赋值在实用产品上。

   3,把影楼当做销售渠道,展示店,拓展销售关联产品。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3:23
1、将影像产品往艺术领域靠

在这个方向,我主要向影楼推出了两类产品

A, 数码手绘动漫插画

   最早,在04年左右,看到一个叫卓雅的上海团队在做这方面的推广工作。当时一见她们的作品,十分欣赏与羡慕。在数码影像杂志上有一期专门介绍她们的专访,知道这些作品是用WACOM手绘板+PANITER软件完成的。于是开始留心着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接着07年在上海摄影器材展会上看到杭州一家,开始成规模地向影楼推广,当时,许多影楼都和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展会样品,视觉唯美,背景,道具,人像都是原创,虽然,画面透视效果太假,但风格清新,画面唯美,风行一时。

   09年,我便开始尝试与美院学生合作开发,这类产品。可是学生的时间不能保证与技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进展缓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一个详细的教程,统一了制作技法,签约了几个水平不错的学生,才慢慢走上正轨。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3:24
贴几张,我们自己做的效果图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3:28
直接用软件手绘的,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3:32
再贴一张儿童的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6 23:51
B,  数码手绘油画
      
     刚开始的时候,也尝试和美院的学生合作:我把照片打印出来后,裱好油画框,让油画系的学生直接在图片上二次做画,这样的好处是,纯手绘笔触,有油画质感,但是制作周期长,客户不满意,基本要重新画,不适合商业个性化操作。几次尝试下来,基本放弃。
     去年,上海展会看到一家,买仿油画软件,这个软件,我早就知道,模仿的效果非常差,根本与油画笔触不搭界,但是,他们提供的一种油画保护胶,让我眼前一亮,打印后的画面,让这种胶,刷在油画布上,有凹凸感,可以让模仿的油画笔触有了立体感和真实感。于是,这个项目开始运作了。
     现在,基本上,我用两种软件配合着来模仿油画笔触,再涂刷这种油画保护胶。效果在电脑上看样,客人满意后才输出成品,基本没客怨了。
作者: szh001    时间: 2010-7-8 00:37
好像是在推销产品 不过只要是有技术含量 也支持
作者: 山佬    时间: 2010-7-9 02:59
粗看了一下,好象是为广告做铺垫,但是还没切入正题,早点吧,这年头,有创意就有生意,我愿意看下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9 22:40
C, 展示形式艺术化

    这个思路,应该说是有无限种创新的可以。影楼业的展示基本有相册,相框和水晶三大类。每次上海展会,商家也是在这三个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人在做影楼的相册,今年也开发了一些独到的相册产品,有机会单独开贴。在这个小标题下,我愿意就打印的特种介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用打印给影楼出片的,基本上都提供挂轴类产品,比如,绢丝挂轴,年历挂轴等。但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就能吸引影楼老板的注意,也能获得好的利润。挂毯类产品的出现(最早是哈尔滨的一家开发的),给多年在挂轴上无突破的我,眼前一亮。在他得启发下,自己也独创出一个新产品————————窗帘式挂画。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9 22:42
欧式挂毯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9 22:45
这个是自己的原创产品-------窗帘式挂画。 既可以作窗帘,也可以做装饰画,真正艺术与实用兼得。是影楼比较欢迎的二次消费产品。
作者: lxj85917942    时间: 2010-7-10 12:51

作者: hpsh    时间: 2010-7-10 18:50
不错,是个不错的思路!
作者: yofarush    时间: 2010-7-13 08:30
都是针对影楼的,有针对个人用户的吗?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2:23
2,将影像赋值在产品上。

  谈起个性化影像,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打印水晶,拷杯子,盘子,做抱枕等,多年来,做冲印的,打印的,数码印刷的都围绕这个打转转。通过多年的实践,真正大众化的个性产品,可能就是台历和挂历。个性挂历和台历之所以能推广开来,一方面是无论什么输出方式都能做,推广面比较广;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悬挂和摆放挂历和台历有历史消费习惯,同时这种个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了。

  那么,个性化的东西还有什么可以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呢?

我的解决方案是,灯饰产品。

这种感应触摸开关式的台灯,是我第一次尝试让影像和灯结合起来,没想到,价格低,可操作性强。很受影楼欢迎,纷纷放进套系内。  这次尝试,大大增强我走这条路的信心。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2:25
造型改进款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2:51
在这个小产品的鼓舞下,我陆续在灯饰和影像结合方面开发了两类新产品。

A,  动画式个性影像灯饰

    这类产品,就是让照片在灯饰内循环转动。使平面的艺术摄影变成了时间性的流动艺术。这个极具开创意义的产品系列。
      记得当时只开发了一款,但在当年的上海展会一露面,就吸引了全国许多影楼老板的眼光,呵呵,当然也吸引了模仿者的眼光。只到今天,这个产品还收到大量的订单。北京一家影楼,帮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宽屏梦影机。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2:57
随后的两年内,我陆续开发了大大小小的动画式灯饰近十款,产品也开始分类定位于儿童影楼和婚纱影楼两类。


下面,再秀几款给大家看看。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2:58
卡通鱼造型的。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3:05
上面是针对儿童影楼开发的。接下来看看,我针对婚纱影楼开发的。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3 23:08
利用影楼高档相框设计制作的。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4 22:10
原帖由 yofarush 于 2010-7-13 08:30 发表
都是针对影楼的,有针对个人用户的吗?



最近写了《决胜红蓝海》的影像行业的规划,是想给本地相关单位的战略规划,不过由于这个战略需要逐个给本地单位看,怕计划内容的深度影发行业对我的敌视,所修改为战略概述。基本是概述现在行业缺乏营销渠道的建设以及行业单位没有在3-5年内的深度市场开发计划。。。这是由柯达富士开始的整个影像产业链的缺失部分,因为没有多少人进行过这个细致的研究,行业现在的现状是因盛而盛因衰而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波逐流。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4 22:45
原帖由 AMAN 于 2010-7-14 22:10 发表



最近写了《决胜红蓝海》的影像行业的规划,是想给本地相关单位的战略规划,不过由于这个战略需要逐个给本地单位看,怕计划内容的深度影发行业对我的敌视,所修改为战略概述。基本是概述现在行业缺乏营销 ...




可以贴出关键点来看看。
这次上海展会,上海巨星给彩扩店的解决方案是,上数码印刷机,在彩扩店内兼做图文业务。
作者: 老洋    时间: 2010-7-15 16:34
真不错啊,问一下动感灯饰的价格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5 17:34
原帖由 影印子 于 2010-7-14 22:45 发表




可以贴出关键点来看看。
这次上海展会,上海巨星给彩扩店的解决方案是,上数码印刷机,在彩扩店内兼做图文业务。


单是最后一句话,我就判定它不行了,这涉及很深的基础铺排工作,文印店做影像不是新鲜事,不过没有成功的跻身影像行业的,基本所有网站连样册都拿不出来,柯达这样,印客这样、咔嚓鱼也这样,连早期出名的龙樱、印客也这样,大家会感到奇怪吗。
影像店做图文,哎。。。柯美残兵肯盟杰就是例子,不过肯盟杰是由影像被迫转向图文的。巨星好狠,要涮市场一把,用“福寿膏”加速彩扩店走完最后一程。
巨星先把彩扩店的特性研究一下再做项目吧。
http://bbs.inknet.cn/thread-121398-2-2.html


关键点往往就是大家视觉忽视的死角盲区,并非重大发明,现在有几个人愿意失败后去研究再失败再研究的?没有,即使有心这么做的也没有时间,这么大的架构单位容不得半点的研究等待,3个月不行的话,就开始崩溃了,肯盟杰是这样,柯达的陈志轩也是这样。这些单位这个项目最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基础。柯达在做什么,肯盟杰在做什么,巨星在做什么?他们都急着把机器卖给社会,剩下的就是投资者在商海中慢慢沉没(影像项目)。



影像店做图文还是影像店吗?影像店确实可以做图文,但是投资者不在这么大的影像市场金堆里打滚,跑去图文行业抢食,这不是坑害投资者是什么。


影像与图文最后是统一的,这个观点我在05年的网扩论坛就说过,因为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心脏——印刷设备,但是各自一经营环境是不一样的,这是当时以至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它涉及一个文化氛围的问题,涉及一个处理业务空间的矛盾,涉及消费者种类不同的问题。。。。

柯达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继续展示乐活馆示范店,乐活馆、中央厨房把中国最强大的生产优势给剥夺了,这个在逻辑上合理吗?并且柯达等单位都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建立项目的,这些项目能下放到二级城市县一级镇一级的地区吗?


http://bbs.inknet.cn/thread-137000-3-2.html
单是我在该帖子的25楼的业务树,本来就不是什么发明,可是谁能在这棵业务树上填写枝叶的具体数字?
我看谁也不行,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这么多事情都没有做完,还需要柯达还需要巨星肯盟杰指引的行业新方向吗?


就上图的幼儿园业务一枝,看看这仅留下的工作片子。比传统的毕业照如何,既有小朋友自己的生活娱乐片子,还有其他小朋友老师的,并非传统的木头人毕业照,因为这是开心的年代。
里面不但有个人的影像还有集体的,本本内容不同,单是编辑工作能让没有经验的人想上半年。













竞争?竞争者先把封面的引出专题做出来,然后再把这个画册降到90元再说吧。





本贴的重点数码影像未来的趋势中,我认为应该以常规普通生活生活影像为主的影像,这部分在这里就不做展示了,让大家想不到的都东西很多,比如价格比如数量比如内容比如主题比如版式比如大小比如种类比如消费者的观点意见比如制作时间或者比如竞争。
作者: 牛尾巴    时间: 2010-7-16 23:29
真是醍醐灌顶啊
不过,数码快印用于影楼
解析度和色彩还原还是差点


楼主和aman有无其他联系方式?

QQ什么的?谢谢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7 00:27
原帖由 AMAN 于 2010-7-15 17:34 发表


单是最后一句话,我就判定它不行了,这涉及很深的基础铺排工作,文印店做影像不是新鲜事,不过没有成功的跻身影像行业的,基本所有网站连样册都拿不出来,柯达这样,印客这样、咔嚓鱼也这样,连早期出名的 ...




看了你的留言和相关链接的帖子。

你对个性影像画册的研究和实践,值得学习!应该说在实际操作层面,走在中国的最前沿。

但我觉得有两点,思考上有盲点。

1、业务定位在画册,这个很好:有市场容量;项目单一,技术上可以快速专业化,商业模式可以很清晰。但市场细分不明确,从你的业务树上可以看出,这个就是以画册为原点做发散性思维。菜谱画册与旅游画册,同学录,基本都不在一个行业。目标客户不同,市场规律不同,采取的营销手段也会不同,甚至导致画册的装订方式也会不同,更不用说人力资源配置也不一样。所以,我的建议是,不但业务-----画册要聚焦,目标人群也要聚焦! 我一个朋友(做菜谱起家)买了一台施乐8000的数码印刷机,除了菜谱外,就专门做大学生的毕业纪念册,超低价而且是免费摄影!(他立足的就是全国第三大的高校群)
      你看,无论是图文店也好,还是影像店也好,最大的问题是项目过多,无法做到真正的专业化经营。只能守株待兔地坐店经营。当然,这种情况也让他们无法进行精确营销----项目没有定位,业务没有聚焦。

    我的产品虽然多,但我始终立足影楼业,我的客户只有一个------------影楼老板!开发影楼二次消费品或个性礼品,让他赚更多的钱。这也是在这个产业链上,我存在的价值。

2、我不像你那样看好民用影像画册的市场前景,理由,我帖子也已经分析了。这点中国与外国的消费习惯真的不一样。
这个不是什么价格,市场营销套路,设计等次要因素能弥补的。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17 00:55
再补充说一下,我说的民用影像市场,指的是普通大众去固定营业场所或网站自发消费而形成的市场。从行业角度来说,是类似彩扩行业,这样,自成消费体系的。


从细分行业市场切入的,虽然终端都是普通大众消费,但产业链不同,这个就要具体分析,到底是不是我说的民用消费影像市场。

比如。旅游画册,目标人群虽然就是大众旅游消费者。但是如果我来做旅游画册,我会从旅游行业切入。我不知道大众旅游消费者在哪里,但我知道旅行社在哪里!我的合作对象是旅行社,  这个产业链中,我的下游是旅行社,终端才是大众。类似我细分的影楼业一样。旅游画册,在民用影像消费市场可能,我无回天之力,但放到旅游行业,我可以让它起死回生!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7 22:38
原帖由 影印子 于 2010-7-17 00:55 发表
再补充说一下,我说的民用影像市场,指的是普通大众去固定营业场所或网站自发消费而形成的市场。从行业角度来说,是类似彩扩行业,这样,自成消费体系的。


从细分行业市场切入的,虽然终端都是普通大众消 ...
本贴的重点数码影像未来的趋势中,我认为应该以常规普通生活生活影像为主的影像,这部分在这里就不做展示了,让大家想不到的都东西很多,比如价格比如数量比如内容比如主题比如版式比如大小比如种类比如消费者的观点意见比如制作时间或者比如竞争。


印影子还是影印子这个都是我比较赞同的形式模式还是观点主张或者寓意,实际上我也是在其他论坛叫做图子或者其他,核心其实还是一样的,。

把“比如"去掉,就是你或者巨星或者HP或者柯达的最大阻碍,这些都是你以及他们没有想象到的,更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仅仅是问题的价值就是生命值的两倍价值观,谁能遇到问题并且解决的,按早你们以及巨型店的规模,已经没有时间解决本贴的问题。

影印子最大的问题就是题目以一个全局开阔的视野论述影像(民用)行业的,最后却与窄视觉的手段将为未来的趋势主观的联系在某一处上。




影印子的嗅觉或者敏感度不如论坛的老洋。
老洋的问题在于小问题小解决大问题还是小解决,按早老洋的手段何止是快捷酒店的免费台历,老洋的台历这个项目基本没有可考虑到商家的精明之处,自以为是的扩大守株待兔的结果。结果是什么是3个月(感觉失误?)无可预的原定计划的计算结果。加法减法乘法以及远程的公式效果,其实这个结果在我在以前就知道了,老洋的<迷踪剑法>计划在于动用的经理级的业务能力做着却是初哥级的业务,大材小用。

这里展示的幼儿园的业务是四个测试点四个幼儿园。四个测试点都是镇一级水平的幼儿园消费能力。封面影像展示的可能小了点,小朋友穿着还是面貌都是比较镇一级村一级的现状,拖鞋、衣着不整洁,这个在我在论坛常说的乡下照相。照什么的根本或者是异视觉追求的根本是一样的,也是现在大家去下乡影像结果不能长久的根本所在,城市流动影像?那是个金饽饽,在09年的巴西影像设备展的高进流动影像车仅仅是个入流的门槛而已,不知根本的逐末舍本的就是巴西展出的流动车的车的一般规模,而我们最求是的什么是核心,是根本!根本不用什么大卡士流动车不用什么流动影像!
大家看到了吗,幼儿园画册都有小朋友单独的影像作为派发的识别。仅仅是这个细节就涉及画册本身就是小朋友为主题的画册的,小朋友为主题的画册就要涉及摄影成本、编辑成本、终端价格(镇一级消费能力)、制作时间等多方因素约束。不过这个项目仅仅比下乡影像就胜于5-6倍,幼儿园?就在某街某巷,我做画册我赚钱,幼儿园做画册。一能做毕业留念二能也赚外快,无本生利有何不可?再不就是幼儿园宣传或者纪念。N年后小朋友出名成材了,幼儿园也能凭此风光一下。
那么市一级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品牌幼儿园、连锁幼儿园呢?大家想象去吧。



在幼儿园业务中,这个是大家无法想象的过程,结果是什么?第一是认购率是60-70%,第二个是70-80%,第三个是80 -90%,第四个是100%的认购率。按照常规去掉前一个后一个的中间值,即使结果是80%的认购率,也是我们的成功,也是老洋梦寐以求的结果,虽然它这个基础不能代表高端业务,但是它是基础,是老洋或者我们或者创业级的求生救命业务。有工做就有希望,就有可预见可扩大的前景,老洋的问题在于视觉过高结果预测过快过夸大。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18 02:13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7 23:36
比如。旅游画册,目标人群虽然就是大众旅游消费者。但是如果我来做旅游画册,我会从旅游行业切入。我不知道大众旅游消费者在哪里,但我知道旅行社在哪里!我的合作对象是旅行社,  这个产业链中,我的下游是旅行社,终端才是大众。类似我细分的影楼业一样。旅游画册,在民用影像消费市场可能,我无回天之力,但放到旅游行业,我可以让它起死回生!

》》》》》》》》》》》》》》》》


仅仅是这个问题的发现就消耗了2W3年的时间,如果是你们没有个7年时间连门都摸不到,成本问题没有解决,优势问题没有解决,业务接待问题没有解决,分成问题没有解决,最后的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最后一个是这个项目的割喉的问题,不能解决,前面的功夫都是白费,最后这个问题,我看即使是有心人并且还是有钱人才行还得有耐心。具备这些条件容易吗,谁也不具备这些条件,当巨星、柯达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基本就是宣告失败结果的时候。


画册仅仅是我愿意拿出来说的事情,旅游社也是在我这这里不上台面的事情。不是不重要,而是比他重要事情还有很多。近年国家扶持旅游业,但是影像行业却没有主动涉及这个项目,不能不说是个行业嗅觉失调的现象,不单是柯达即使富士巨星还是市一级镇一级的行业单位的无知。柯达在08年的中奥运上还取消了传统的广告赞助,势微气弱无法否认,连整个行业也没有什么闪亮点,这才是令行业悲哀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18 00:37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7 23:44
原帖由 牛尾巴 于 2010-7-16 23:29 发表
真是醍醐灌顶啊
不过,数码快印用于影楼
解析度和色彩还原还是差点


楼主和aman有无其他联系方式?

QQ什么的?谢谢



联系方式就免了,论大势还是还是细节,我都有时间参与。

色彩在04年的时候就在空谷居士的帖子里讨论过,现在行业经验经营者在经过2-10的经验积累后,都将目光集中在精细、色彩上。
实际上在新业务核心上,这个问题的出现还需要一段时间或者是2-5年的时间才会出现,当然出现的时候会有解决的方法,这些问题已经在我的04年空谷居士的讨论中已经有答案,而且答案还是之前的经验已经形成。

确实,现在的色彩、精度是现在行业经营者无法逾越的一道门槛,即使逾越之后还有其他门槛。这些门槛的难度不亚于色彩精度的等级。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18 00:24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0:22
原帖由 AMAN 于 2010-7-17 23[quote]
:44 发表



联系方式就免了,论大势还是还是细节都有时间参与。

色彩在04年的时候就在空谷居士的帖子里讨论过,现在行业内经过2-10的经验积累,都将目光集中在精细、色彩上。实际上在新业务核心上,这个问题的出 ...



看了你的留言和相关链接的帖子。

你对个性影像画册的研究和实践,值得学习!应该说在实际操作层面,走在中国的最前沿。

但我觉得有两点,思考上有盲点。

1、业务定位在画册,这个很好:有市场容量;项目单一,技术上可以快速专业化,商业模式可以很清晰。但市场细分不明确,从你的业务树上可以看出,这个就是以画册为原点做发散性思维。菜谱画册与旅游画册,同学录,基本都不在一个行业。目标客户不同,市场规律不同,采取的营销手段也会不同,甚至导致画册的装订方式也会不同,更不用说人力资源配置也不一样。所以,我的建议是,不但业务-----画册要聚焦,目标人群也要聚焦! 我一个朋友(做菜谱起家)买了一台施乐8000的数码印刷机,除了菜谱外,就专门做大学生的毕业纪念册,超低价而且是免费摄影!(他立足的就是全国第三大的高校群)
      你看,无论是图文店也好,还是影像店也好,最大的问题是项目过多,无法做到真正的专业化经营。只能守株待兔地坐店经营。当然,这种情况也让他们无法进行精确营销----项目没有定位,业务没有聚焦。

    我的产品虽然多,但我始终立足影楼业,我的客户只有一个------------影楼老板!开发影楼二次消费品或个性礼品,让他赚更多的钱。这也是在这个产业链上,我存在的价值。

2、我不像你那样看好民用影像画册的市场前景,理由,我帖子也已经分析了。这点中国与外国的消费习惯真的不一样。
这个不是什么价格,市场营销套路,设计等次要因素能弥补的。
[/quote]



这也只是我说的画册业务一枝,你可以想象到深度?
旅游社的事情,即使你能成功也不能代表你领导的下属也能成功,话不好听但值得警醒。

民用画册的趋势是你能想象的得到的吗?你能测试得到得到的吗?你能应用得到的吗?这个问题的主考官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你主导下的利益最大的联系者的质问。

画册一枝业务是不是你认为我唯一一枝主导业务?流动影像一级其他的涉及影像的业务我也参与很多,不但是本论坛,在其他快印冲印论坛也很多,而且还不是今年形成的观点。

《决胜红蓝海》难道影印子就是看到我靠画册这个业务吗挑战整个影像行业吗?或者你可看到我的画册一枝业务的全貌了吗?而我却认为
本贴的重点数码影像未来的趋势中,我认为应该以常规普通生活生活影像为主的影像,这部分在这里就不做展示了,让大家想不到的都东西很多,比如价格比如数量比如内容比如主题比如版式比如大小比如种类比如消费者的观点意见比如制作时间或者比如竞争。
,谁能把文中的比如去掉谁就是我的对手,对手是什么,对手是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当然即使解决了这些问题或者是新行业的KING,不过在此之上还有其他想不到的问题陆续出现。即使我是个谎言者、神棍,但是这些问题不会让涉业者停止思维的,甚至是毁业致命的,柯美是这样、富士是这样、惠普是这样,连柯达也是这样,刹那的辉煌不是永远。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18 00:54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1:15
2、我不像你那样看好民用影像画册的市场前景,理由,我帖子也已经分析了。这点中国与外国的消费习惯真的不一样。
这个不是什么价格,市场营销套路,设计等次要因素能弥补的。


这是基础问题。

可能大家甚至郎咸平一级都不知道什么基础,基础就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这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的字眼,令人不厌其烦额出现,其实就是利润高度的累积基础,什么是基础?就是这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这个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其实都是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要求的,你要涉及到里面才知道。
你一下子把中国的13亿人中的中国7亿城市人口的跟世界人口51亿人口的25亿人口中忽然画上等号,你的理论视觉是不是过高?而你又不在镇一级镇一级市一级上的问题上着眼。
什么是基础?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共是51亿人的需求的根本问题,中国各地的、印度的、美国的、日本的以及伊拉克、狮子山共和国、塞波加大公国的问题,是不是也在你所谓的外国的习惯之列?不过不难为大家,世界上真有解决这些综合问题的公司,麦当劳、肯德基、PUMA、或者柯达,这些现在或者曾经的,都涉及过这些问题,你认为这些问题都难度吗?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1:19
影像行业并非孤立于现在商业社会的项目,可是现在却偏偏出现这个情况,仅仅是这个情况的表现现状就能让行业者细细琢磨一番,之后还得愧疚一番(婚纱行业等高端摄影行之外)。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18 01:20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1:51
再补充说一下,我说的民用影像市场,指的是普通大众去固定营业场所或网站自发消费而形成的市场。从行业角度来说,是类似彩扩行业,这样,自成消费体系的。


》》》》》》》》》》》》》》》》

这个在战略计划中有针对的手段,现在行业中基本没有单位在未来5天以外的事情做单位发展规划的规划。

自成消费体系是因为没有引导的自然行为,一单形成引导引流、羊群效应,这些还要我做说明吗?为什么没有这些做法,基础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是品牌建设或者是产品开发或者是市场价格竞争,这些都不是能在短时间形成的效果,都是漫长艰辛的基础铺垫的结果。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2:05
细分行业市场切入的,虽然终端都是普通大众消费,但产业链不同,这个就要具体分析,到底是不是我说的民用消费影像市场。

》》》》》》》》》》》》》》》》》》》》》》》》》》》》》

把产业链元素先列出来再说,我认为比较好。
产业链仅仅表现是环节关节,实际产业元素产业元素细节才是整个环节的全貌,这个叫做产业全程。
而链、节、点都是我当初的认识而已,之后还得不自然的被迫的填充各种细节元素,而链、节、点又是屈服这些元素趋势势能的。
而动能呢,这个是行业八辈子也摸不到的奥妙所在。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2:37
你对个性影像画册的研究和实践,值得学习!应该说在实际操作层面,走在中国的最前沿。



》》》》》》》》》》》》》》》》》》》》》》》》
不过分的话,是世界的前沿。
不过不是褒奖。
前沿是什么?是边沿边界是无界是虚空,可神可魔。





但我觉得有两点,思考上有盲点。
》》》》》》》》》》》》》》》》
这是你的盲点,你说的其实你自己已经能解答一些或者又有解决的方向。


之前有影楼的朋友问我封面的章节标题是不是真的,我说“你说呢”。
封面的每一个引出标题都是内容的,而其并非全部都是消费者本人的影像,仅是这个就值得影楼级研究好一段时间,而实际上呢,价格约束下,消费趋势偏转到我这里了。这些都是知名的事物而已,低一级的呢,再低一级的呢,大家无法想象什么叫低一级、再低一级的状况。
有心人?先把这个封面的相关做再说吧。
有,确实有,一些大的知名的影楼在网络上有展示,不过跟我没有关系。价格,把价格看齐了再说,价格还能降低更好,能比低更低的话我也才会关心一下。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18 03:00
2、我不像你那样看好民用影像XX的市场前景,理由,我帖子也已经分析了。这点中国与外国的消费习惯真的不一样。
这个不是什么价格,市场营销套路,设计等次要因素能弥补的。


原帖由 yofarush 于 2010-7-13 08:30 发表
都是针对影楼的,有针对个人用户的吗?





最近写了《决胜红蓝海》的影像行业的规划,。。。基本是概述现在行业缺乏营销渠道的建设以及行业单位没有在3-5年内的深度市场开发计划。。。这是由柯达富士开始的整个影像产业链的缺失部分,因为没有多少人进行过这个细致的研究,行业现在的现状是因盛而盛因衰而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波逐流。

仅是画册的相关,仅仅是用一枝一例说明,当然这个大多数朋友也不以为奇,画册之外的讨论我也讨论很多,或流动影像或挂历台历或喷墨相片(好像没有说过)或广告业务或快印或慢印或经营布局或连横合纵,楼主以致拿破仑以致希特勒都是将焦点集中在一点一时一世里面,两点两时两世呢,没有人知道。我的《决胜红蓝海》也只是说个计划内的事情,之后也没有说明。管他呢。
作者: stein    时间: 2010-7-21 12:01
标题: 水很深也很混
站在岸上看的结果,潜入水中才能看得更透彻.
作者: 影印子    时间: 2010-7-21 23:41
原帖由 AMAN 于 2010-7-17 22:38 发表



影印子最大的问题就是题目以一个全局开阔的视野论述影像(民用)行业的,最后却与窄视觉的手段将为未来的趋势主观的联系在某一处上。




影印子的嗅觉或者敏感度不如论坛的老洋。
老洋的问题在于小问题小解决大问题还是小解决,按早老洋的手段何止是快捷酒店的免费台历,老洋的台历这个项目基本没有可考虑到商家的精明之处,自以为是的扩大守株待兔的结果。结果是什么是3个月(感觉失误?)无可预的原定计划的计算结果。加法减法乘法以及远程的公式效果,其实这个结果在我在以前就知道了,老洋的<迷踪剑法>计划在于动用的经理级的业务能力做着却是初哥级的业务,大材小用。




       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原则是: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   我分析了数码影像目前应用的三个行业,各自的利弊得失,再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进入一个自认为利益最大化的行业。这个不是什么宽与窄的问题。这是思维和决策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的剖析,希望能帮到有缘人。

      另外再补充一下,关于 你跟帖的画册的事。后面的我基本没看懂,可能你信息量太大,混在一起说了。

建议,像我一样,有条理的说清楚,或者重新开一个贴,我一定捧场。
作者: lidez111    时间: 2010-7-22 15:34
觉得楼主的产品都是很新颖也很有市场 的。。创意无限,保持不断的创意才能保住市场。。顶一个。
AMAN大侠站在 了影像的最前沿,相当受教了。。。

太多数人都是生产者,作为生产者要将高深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表现形式上,让市场来检验,校正确立发展的方向。向二位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的大虾再次致敬。。。

从定制出版画册的过程看,AMAN的团队策划、文案、营销等已成为成熟的商业化行为,完全可以在其它行业进行复制,因为他已经能引导消费!!!从看似没有市场的地方找到切入点从而引导对方消费。这太高了!!让人深思。



1、影像个性化蕴藏着很大商机。
2、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高档化,多介质的尝试使用,会有惊喜。
3、数码彩印将有不错的市场。
4、
作者: lidez111    时间: 2010-7-22 16:34
这个个性化的个人杂志画册很有范儿,让人一看就觉得有档次,虽然并不贵(指的是AMAN制作的个人杂志)。

跟电子杂志很相似,只不过不同表现介质。当然各自公司都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有兴趣可以关注下这块。面对企业事业单位制作电子杂志已成为一个行业,像一些企业产品推往介,地区发展情况汇报,景点介绍等等甚于简历都有用这个做的。跟纸质不同是电子式的。

维坊有个专门做影视制作文化推广的,制作一个市级汇报材料一般是2W多.前期我们要做个汇报材料问了下还要6K,这块做好营销应该很有市场。可以直接上网发布对外宣传。。。

[ 本帖最后由 lidez111 于 2010-7-22 16:37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0-7-22 21:36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就上面三楼的回复中,其实都是一个问题而已,就是基础。
这个“基础”的概念高度低得让大家的视觉所不能察觉,只有这些基础做好了,无论是高端的影像还是民用的影像还是企业文化的产品,其实都会应允而生的,无论是大头贴、下乡照相还是新型的影像商业运用也会显现出生机。之外,还有更有趣的,就是楼上展示的电子画册电子杂志,数码相框、光盘储存等一系列影像主业的竞争对手,其实都是有对抗技巧的。而就牛云式的画饼充饥行为,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事例。说事例,无论错对还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拿别人的成功证明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就要声讨,什么蛋糕店做画册,没有经过验证就拿出来胡诌,这不是坑投资者吗,而我说的在婴儿用品店开展业务,或者摄影或者做其他影像,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婴儿用品店凝聚了很多小朋友相关的元素,这些元素其实是一个另类儿童乐园,或者是品牌奶粉或者是学走路的小车或者是儿童服装儿童玩具,这个乐园的元素比世界上专门的儿童乐园更好玩,只要把他们有机的串在一起,就能为影像行业谋利,远比绑架道德牟利的理论更实在,而且有心人再深入下去的话会发现更多商家。再就是我在xmtxxx 《 3年喷墨路程共享》21楼里面说到的,仅仅是个开始或者没开始的,它包含了《打印店的新商机——你看广告我出复印钱》里面的免费手法,也更加触及社会各业以及这种手法的技术升级。
我在其他论坛说的一个观点,现在仅仅是观点或者尝试,一旦应用就得心应手。
http://www.aehome.cn/bbs/viewthread.php?tid=120272&extra=page%3D3

没有根本,不知就里,只能随波逐流,幸运的顺势获利,不幸运的发展黏滞甚至损兵折将。方正印捷、巨星全印馆、乐凯爱普生快乐印、HP的影像馆、喀嚓鱼、柯达的中央厨房、乐活馆。。。这些都是。最能让行业称道的就是柯达的98协议,是一个有规模都手段的难得的商业性战略典范,可惜时过境迁,柯达现在也许已经没有这种魄力与功力了。


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原则是: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   我分析了数码影像目前应用的三个行业,各自的利弊得失,

用三段文字概述三个市场,略显粗犷些了。
实际这三个市场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输出核心。而将输出作为核心也决定着的这些个市场会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我在04-05年就说过,我当时不懂“中央厨房”这个名词,而我将这个模式形容为八爪鱼模式,触角伸向各方,最后都收回来。我展示的准专业杂志、儿童画册或者没有展示的其他种类的画册,这些都是“全印馆”们所追求的最后结果,深一级的旅游公司的业务合作、幼儿园的业务开展更是他们想不到的,而画册之外的影像产品又是他们的逻辑盲区。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0-7-22 21:51 编辑 ]
作者: 州州    时间: 2010-12-21 14:15
顶,再次顶出来!

领教了各位深厚功底

数码影像将向哪里去?如果仅仅是浏览和欣赏,确实面临数码相册、IPAD、LCD画框甚至电脑的竞争。

但是这些何尝不是数码影像的一部分?


不过,制作数码影像衍生的其他影像作品,还是有广阔空间,而在影像未数码化之前,是不能实现的。比如挂毯和灯饰。这就要求很多不同种类的输出方式并存,并提供了很好的个人创意空间。

印象里那种拿了底片给街上冲印店冲出来N天后去取,提前去了还要加“加快费”的日子渐远,靠一成不变冲印生产就能维持公司发展的大规模影像输出的时代一去不返了。不要怀念过去,要面对未来。

画册、印刷品也在蚕食所谓影像的市场。但是影像工作者,不妨在担心自己领地被侵蚀的时候,果断将触角延伸到其他领域中去。

多乎哉不多也,但是可能隔壁很多。
我们不能犹如孔乙己坚持自己的长袍马褂,坚持守护自己的茴香豆而忽视了门外已经草长鹰飞,一派繁荣景象。
作者: 青春有梦    时间: 2010-12-24 15:06
很精彩。有思路,有创意。有争论。支持!!!
看到的最有收获,最好的帖子
作者: 天印    时间: 2010-12-26 21:50
这个贴要回
作者: AMAN    时间: 2011-2-17 11:14
这是我专门针对影楼行业的一个新趋势苗头的评说。有空的话大家看看,我的网名是太阳花。

http://bbs.wedchina.com/thread-1611063-1-1.html
作者: srhy    时间: 2011-3-14 00:25
通过你给的链接拜读过你的作品了,无意中伤你,希望你在摄影、版面、图像处理上能进一步加强,如果你觉得我说不对的话,请把你的作品多给影楼的人或做影楼后期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这行也是追求美的事业,你的理论很丰富,但基础要夯实啊。
     再给你一个建议,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才能让自己更完美,加油!

[ 本帖最后由 srhy 于 2011-3-14 00:47 编辑 ]
作者: AMAN    时间: 2011-3-14 11:01
原帖由 srhy 于 2011-3-14 00:25 发表
通过你给的链接拜读过你的作品了,无意中伤你,希望你在摄影、版面、图像处理上能进一步加强,如果你觉得我说不对的话,请把你的作品多给影楼的人或做影楼后期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这行也是追求美的事 ...


就你这囫囵吞枣的阅读能力,就算了。

[ 本帖最后由 AMAN 于 2011-3-14 11:26 编辑 ]
作者: srhy    时间: 2011-3-14 17:30
让大家多欣赏下你的作品,你再吹吧,佩服你的勇气,那样的东东还发到影楼论坛上去。呵呵
作者: AMAN    时间: 2011-3-15 08:36
让大家多欣赏下你的作品,你再吹吧,佩服你的勇气,那样的东东还发到影楼论坛上去。呵呵
请把你的作品多给影楼的人或做影楼后期的人看看
》》》》》》》》》》》》》》》

我的那个产品跟影楼有联系了?
断章取义,言之无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作者: srhy    时间: 2011-3-16 01:15
呵呵,我是无能,也比专家强
作者: hanxuntx    时间: 2011-3-16 08:13
顶起。好帖子
作者: 28871132    时间: 2011-4-7 10:06
个性化产品,市场本来就小,容不下多少人吃饭的,投资要谨慎。
作者: stevenkoh    时间: 2011-4-10 20:41
支持一下
作者: ganquan2    时间: 2011-4-22 16:08
做个性化产品的顾客也不是太多
作者: wyongin    时间: 2011-4-28 23:03
学习了。
作者: htz0101    时间: 2011-6-27 10:44
影印子的创意的确不错,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最关键的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影像行业细分复杂,好多有关影像的项目是不赚钱的,影像项目虽多,但适合自己的不多.我十分赞同楼主赋于影像产品"艺术"一说,任何产品一旦赋于了艺术价值,即摆脱了大部分的恶性竞争.
作者: kingdaprint    时间: 2011-8-11 09:53
标题: 楼主高深透彻,敬仰中
楼主高深透彻,敬仰中
我们公司是印刷行业投入数码印刷,对楼主提到的一些东西深有体会,不管是投资还是业务开发,楼主确实是很高的高手,也很务实,今天偶然拜读,学到很多,再次感谢。
我们在5年前就判断数码行业是个必须投入而且是个不赚钱的投资,所以在公司主业还可以的时期投入数码印刷,结果基本符合当年的判断,过程中好多经历确实跟楼主提到的很符合,深有体会啊,不过我们介入不深,现在全国的数码印刷行业一片哀兵,我们倒是零成本了,准备好好整合数码印刷和传统印刷,让他在商务印刷的优势体现一下!
作者: sdwfphoto    时间: 2011-8-29 08:13
期待早日看到楼主的创业历程。
作者: changmac    时间: 2011-9-6 16:23
回复后慢慢看 哈哈
作者: 福锐士001    时间: 2011-11-21 03:23
高手高见,需要钻研
作者: fulihu    时间: 2012-1-5 11:16
我只想说的是,从我买数码相机到现在有4年了,拍了也有好几千张照片了, 包括我闺女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可是这些照片我都保存在电脑里,=到了一定大小,就刻DVD上。
我自己有打印机,可是自己打印的和去冲印的加起来也不错十来张。
因为想看,就可以在电脑上看,不一定要冲出来。
就算是亲友想看,也完全可以传过去,或者放U盘上带去。
虽然不是家家有电脑,但也差不多了。
作者: AMAN    时间: 2012-1-7 10:31
原帖由 fulihu 于 2012-1-5 11:16 发表
我只想说的是,从我买数码相机到现在有4年了,拍了也有好几千张照片了, 包括我闺女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可是这些照片我都保存在电脑里,=到了一定大小,就刻DVD上。
我自己有打印机,可是自己打印的和去冲印的 ...



你的见解,行业巨头也无法解答,所以柯达准备破产了。
同时这也是楼主帖主的主观主张下的盲点,别人不需要,你又奈何?
作者: 我是阿宇    时间: 2012-1-30 00:40
没有墨币  嗨
作者: 三多数码    时间: 2012-2-21 16:02

作者: cydcyd    时间: 2012-2-22 22:50
小弟从事景区数码快照行业,生意清淡,想做些个性化产品招揽生意,感觉动感灯饰挺不错,还有那些打在马克杯及衣服上等,能请哪位老师告知下具体怎么做,谢谢!
作者: AMAN    时间: 2012-2-28 17:09
小弟从事景区数码快照行业

》》》》》》》》》》》》》

景区的工作,主要是快,立拍立得。
常规的景区特色照,或是服装出租兼作照相兼作立即输出。这些都是传统景区的传统服务。

从业者必须强化景区的服装出租(名胜景点的模板),因为旅客就是来着看这些特色的,再就是强化游客的影像意识,或是大声招徕或是张灯结彩,或者出租时间帮顾客照相(很多人的照相水平不行,而且也不知道哪里的景点好看,胡乱照几下,这样的情况很多),或者自己组织适合照相的景点的宣传单卖给游客,告诉游客怎么在景点的哪个角度照相,摆什么动作等等。

别看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都是围绕旅客为核心开展,是旅客来景点的本质所在。

马克杯、服装印景点的,都是传统的市区慢业务,试想一下,做一个杯子半小时(而且工作外露,显得没),这光景可出租几套衣服了。
作者: xuuu1974    时间: 2012-2-28 21:00
竞争和现实都是残酷的!怎样异军突起却是每个从业者的重中之重!各抒己见来之不易,任何的看法和观点是我们的琼浆玉液!那些恶意中伤他人的还是多多发慈悲之心,多帮帮他人积点阴德吧!
作者: cydcyd    时间: 2012-3-7 20:26
感谢楼上老师的指点,景区数码快照行业不知路在何方,以前20岁左右年龄的客户是最多的,也舍得花钱,是我们最大得收入来源,现在他们经过店前,看多不看一眼,只能靠中老年人拍快照维持生计,不知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作者: AMAN    时间: 2012-3-14 09:53
原帖由 cydcyd 于 2012-3-7 20:26 发表
感谢楼上老师的指点,景区数码快照行业不知路在何方,以前20岁左右年龄的客户是最多的,也舍得花钱,是我们最大得收入来源,现在他们经过店前,看多不看一眼,只能靠中老年人拍快照维持生计,不知能维持到什么时 ...



以传统文化景区来说,可以配合出租当地传统文化的服饰,(新型的景点,例如花展,这些可能没有当地的文化背景做依托,也要因地制宜的做一些特色出来,例如北京长城景点有“好汉”卡、“好汉”碑摄影收费服务,桂林有刘三姐的服装出租等等)。

道具,这只是手段之一。另外,你好要大声的叫喊这个特色或者音乐吸引。

你不叫喊 吸引人的话,你再好的服务项目也没有人知道,这是前提。



一般的旅游团可能停留的时间短,你还要注意这些小节形成匹配的消费内容。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www.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