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 M" L+ C0 b; ~, x2 j2 E8 C- x, a; B0 a9 C) I+ d/ i
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办法,供初学者参考。 X, F& Q: T9 p, K1 v9 Q
% `' E) ]5 A( m0 M! R
6 W( Q$ b3 K J1 G6 U! [
1.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时间不够短,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 r& I. |. V4 }: ]$ V9 V
7 ]8 M5 V8 u. a; |. P1 S$ G
要防止震动 ,必须对症下药,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b. W: U! O5 P) ^9 S, Y4 C: \
0 V1 Q, d0 y) F
(1)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 o8 x& S+ l$ T; }' J
' E. K/ i i. k (2)缩短快门时间(一般采用1/250秒),能减小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
+ s; n( p7 t+ a8 L
' T$ I6 k0 z4 p. f0 a (3)采用正确的持机方式。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 R) p9 O7 `2 } q& `( U
9 p, W+ J& c7 ] `
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缩短快门时间。只要条件允许,快门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6 k2 P, h4 R1 e0 P w; R, E2 z! Z
' Z5 Z3 ~. n( f2 y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会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常常不理想,因为采用小光圈会导致快门时间的延长,并因此使照相机的震动产生足够的负面影响。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确的做法应是使用短时间快门和三脚架。
) w j: v8 {- C7 Y" B, o3 }% _& F7 a0 `% f
3.正确了解镜头的特性。不少人认为镜头的光圈用得越小,结像的清晰度就越大。这个看法并不正确。其实,镜头成像的最佳状态,在于将其最大光圈缩小2-3挡后。如一只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当其光圈收至F5.6-F8时,结像最佳。
; z6 Y4 W. ?& ~1 I% V
- R3 J/ z4 t8 K% I- N- |3 G 4.注意衬景与主体的关系。主体与衬景之间的色彩反差大小,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焦点不变的情况下,主体与衬景之间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显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格外清晰,有意识地选择高反差衬景是很有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