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Epson Stylus C59
[打印本页]
作者:
3av188
时间:
2006-9-17 06:58
标题:
Epson Stylus C59
Epson Stylus C59
( f+ g% Y* q/ S% P( W5 w6 W# G1 F
$ ]2 D0 o. C; C$ T
适用类型 : 未知
4 M& G% |; P' D% C! Y6 h
墨盒类型 : 四色墨盒
2 u& N/ {8 W k9 K1 N+ Y- W1 O( ~$ n
墨盒支持 : T0751 黑色 / T0752 蓝色/ T0753 红色 / T0754 黄色
2 Q1 F; E+ u0 ]& ^
缓存 : 32 KBytes
+ i" k: f% O% t5 [" q
接口 : USB 2.0 Full Speed 介面(epson.tw) / USB 1.1 Full Speed (epson.au)
" `, J) X; S* f: t/ D. c
系统兼容 : MicroSoft Windows 98SE/ Me / 2000 / XP / XP-64
v* ~5 R: C7 E$ L
最高分辨率 : 5760 x 1440 optimized dpi with Variable-Sized Droplet Technology
& }% F5 j: a; h/ |- X' |8 K: `; |
黑白打印速度 : 22 ppm
, l3 S1 @# } [& D& v2 ^
彩色打印速度 : 12 ppm
+ n- Z1 J2 \' }7 a2 I9 i, N+ K
重量 : 2.8Kg
3 }- b* [7 A: H5 P/ t- o# ` ^. a) }, G
体积 : 435 x 219 x 165mm
5 _2 }8 s6 @* Q6 ~+ j1 s8 a1 }9 b7 `
喷嘴数 : 黑色:90 孔喷嘴;彩色:87 孔喷嘴 (蓝、红、黄各 29 孔)
. t/ ^( |' s' D' X0 H6 b
6 K. Q" q/ c; p" a! Z
[
本帖最后由 3av188 于 2006-9-17 07:16 编辑
]
作者:
3av188
时间:
2006-9-17 07:05
一看型号名称,还以为是旧机器...C60是三代前的产品了,现在来个C59....
1 Q3 e0 [' I5 r3 I* r( t7 l
* g( r r" j4 W8 I
感觉上是新机,定位介乎C45跟C67之间(以型号名称估计)
/ F* g* L. i+ N0 }8 t# h6 [
不是旧机新外壳(ME1是C43的新外壳版,技术没怎提升)
0 t, b# |% D0 C" s- m
2 }# \' o* Q) t9 O4 h" ?
接口C59改用USB2.0(C67是USB1.1)
% m5 v5 S/ d" |: ~7 I% F" i* v4 `
进纸有没有改进就不知道了...
0 F0 U) y" S$ S
- \! D2 Q0 E8 d% l+ I
重量2.8kg,这有点可疑,C45也3.04kg了...是爱普生造工好了,还是偷工减料了,这很难说...(依经验打印机是愈重愈好)
) _+ {$ C' u1 b" _7 y, J
据了解有反连供设计,内部空间小,墨水匣也小(好像只有一个火柴盒那样子,容量8ml左右)
作者:
州州
时间:
2006-9-17 07:51
如果墨盒再小,加上为数不多的喷嘴数量,可以判定是一款忽悠人的机器了,价格应该定在白送的档次上。
作者:
liwei1974
时间:
2006-9-19 16:56
哪里有卖的.
作者:
kinglion
时间:
2006-9-24 22:32
白送你,那就不是小日本了。
0 d q0 Y. _* y/ c3 b! t; ~ U P+ F3 n
中国人才有可能送你
作者:
doinfo
时间:
2006-10-6 04:31
不给看
作者:
沧海一粟
时间:
2006-10-6 16:36
这机器虽然定位低端,但打印质量很好,3PL的墨滴加5760DPI的分辨率,打印效果和RX430差不多.
4 [& I; B5 @$ l V
但是墨盒巨小,还很难改连供,凭这两点还是认为这机器是垃圾.
作者:
huizhong1973
时间:
2006-10-7 22:28
0
作者:
农村人
时间:
2007-3-14 23:16
呵呵 看机器 型号 还以为是 个老机器哩
作者:
addin
时间:
2007-8-5 00:44
有沒有清零程序可傳給我嗎?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www.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