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转帖]数码照相及后期、冲印须知-文章多多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3
标题:
[转帖]数码照相及后期、冲印须知-文章多多
<
>数码相片冲印前你知道该做些什么?
( l% ~! F% ]8 F( K1 `( J0 J
</P>
( b# O8 l8 D9 X% K
<
> 数码相机日渐普及,相关配套行业--数码相片冲洗店也越开越多。可是,在你高高兴兴把拍摄到的数码相片拿去冲洗之前,你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吗?
$ a9 s& c# p* \. N3 j$ Q
现阶段生产的数码相机虽然大部分都已具备300万像素以上分辨率(清晰度),足以冲印3R或4R尺寸的相片。但很多用户在冲洗时忽略了一些基本性的问题,例如相片质量与裁切比例、存储卡的保护,以及给予冲印店工作人员的指示等,种种处理不当都有可能会影响数码相片的冲印效果。所以如果我们把事前准备功夫做足,冲印出来的相片才会更称心如意。</P>
# s1 h1 X; D2 R3 V; D, l" m
<
>1、拍摄质量与冲印尺寸
% {, s+ g6 R" O2 t! l$ d3 [3 a
为节省存储卡空间,大部分数码相机都会提供多种相片拍摄质量供用户选择。主要分为Best(最佳质量)、Good(良好质量)及Normal(普通质量)。其区别是把拍摄后的JPEG相片按不同程度进行压缩。但过分压缩会严重影响相片冲印质量。所以后两者拍出的相片未必真正适合冲印。在把相片拿去冲印前,用户最好先检查清楚冲印后的相片质量与拍摄到的影像文件是否成比例。要确保冲印效果令人满意,大家可参考下表。</P>
* r: T" ~7 Q- ]; Z, W( a
<
>拍摄质量与冲印效果的关系</P>
1 \ }2 x7 f" F: v- b8 u" t O
<
>冲印尺寸 文件体积 最低分辨率
; h/ x5 } D5 R" I- a& e0 d; e5 v- Z
2R 150-200KB 640x480
k R1 @% Y* q) G W0 s0 ?0 U
3R 500-550KB 1280x960
$ l0 v1 n$ H7 n* t' z# D- @
4R 600-650KB 1280x1024
6 `3 p+ k9 W0 {3 `3 k6 v0 ?, E0 Z
5R-6R 800-900KB 1600x1200
* h5 v8 N7 u5 x; T+ L1 E
6R-8R 1-1.2MB 1900x1280
' l9 K: h% N; ?% ^1 \4 Q3 E
8R-8F 1.3-1.5MB 2048x1536 </P>
( _' b! i) E. m% W
<P></P>
' ^) z4 ^1 a' z/ c- p3 A: G6 i
<P>
$ R# z/ y: r$ |3 o# N% m
以上数字是最基本要求,拍摄质量越高及文件越大,冲印相片的效果越好。用户如果要经常冲印数码相片,最好先检查相片是否符合上述要求。笔者个人的建议是拍摄时尽量选用“最佳质量”以减少相片细节损耗和确保冲印效果良好。</P>
d3 Y- n& z' \0 v( I% P
<P> 另外,用户也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正确的数码相片输出尺寸大小。
?2 S. M( F3 S$ \% \
拍摄分辨率÷300dpi=输出尺寸</P>
6 M+ S, ]# H) s( r- X: k; H, S
<P> 举个例,假设拍摄的相片是150万像素(1024x1536),就把1024及1536各除以300,得出3.5寸x5寸(即3R尺寸)。即是说,150万像素的数码相片冲印的最大极限是3R,余此类推。</P>
, H% b5 _ s0 C) k
<P>2、相片长宽比例
- V7 f+ t' |* E7 _: a
很多人都以为,把数码相片复制给冲印店,就能得到一幅尺寸比例合适的数码相片,而事实却不然。由于CCD感光器件尺寸的限制,大部分数码相片的长宽比例是4:3,而一般3R相片比例是5:3.5、4R则是3:2。若按比例冲印,相片会出现白边或部分影像会被裁掉。有的人说,我可以预先在电脑中对相片长宽比例进行裁切,但笔者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是很花时间的。权宜之计是拍摄时在影像边缘位置预留5至8空间,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P>
: C2 ~9 o9 k" N4 l
<P>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剪裁相片更为准确,知名图形编辑软件Photoshop内置的Crop裁剪工具能帮到你。只需在工具选项输入合适比例,例如3.5寸x5寸,裁切工具就会依照用户提供的比例进行相片剪切。</P>
# K( o @1 s/ W a3 h H
<P>3、用软件修饰相片
0 `& @6 k* [4 h' a/ ]
在把相片交到冲印店或直接利用打印机打印之前,适当地利用软件调整相片明暗、反差、对比度与色彩鲜艳度有助于提高相片的可观赏性。笔者有一个小技巧提供,即在Photoshop中利用“Levels”(Ctrl+L)把两边角修整至Histogram两端,相片的明暗、反差与整体色调都会有明显改善。此外,你还可以选择“Auto Levels”或“Auto Color”功能,也能对影像质量与色调调整有帮助。</P>
% v _. w+ I3 o, e3 I" G& A; n
<P>4、存储卡的保护
6 m& m9 r+ L( M1 o: U
传统机械相机使用的胶卷除不小心被曝光外,其实很少会出现问题。而数码相机由于依赖存储卡来保存相片,如果在没有关机的情况下取出存储卡,又或者电源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存储卡内相片的完整性,严重者更有可能损坏存储卡。</P>
% V* \1 {$ G* y0 w+ h1 S. h) Z4 v
<P> 此外,用户还要留意存储卡磁化问题。某些存储卡如SmartMedia及xD卡,由于金属接点外露,较易被磁化,故存放时需要特别小心。在把存储卡交给冲印店时,最好使用存储卡原来附送的小胶盒子,避免刮花和磁化使之失效。</P>
% S! M7 x7 ~6 D6 V
<P>5、给冲印店的清晰指示
9 Z% Z- d# e1 n* ~
大部分冲印店常会遇到顾客指示不清的情况,因为很多人只知道把满载相片的存储卡交给冲印店便算完事,没有清楚说明冲印尺寸及文件编号。除非要冲印的相片尺寸统一,否则建议你最好先在电脑上把相片分门别类,用不同的文件夹放置不同尺寸的相片,或直接向店员索取相片冲印表格,把要冲印放大的相片和需作特殊处理的相片清晰列明,以减少问题出现。</P>
* q6 x7 r" b% ?8 {0 |* A2 Y3 I
<P> 一般情况下,数码激光冲印店会用电脑自动调整相片亮度和CMYK四色调。用户可从冲洗好的相片背后编码了解冲印店是否为相片进行过校色,若出现“NNNN”字样,即表示冲印员觉得无须调整。但一般而言,适当的校色有助于提供相片的观赏性。</P>
& F9 y( |( V4 Q; m: c; J) T
<P>6、备份与隐私
8 h3 a/ R, \ c# X' W6 F
虽然大部分冲印店都会小心保管顾客的存储卡,但为避免损失相片,每次冲印时建议大家先作备份。如果你有CD-RW或DVD刻录机,最好把不同尺寸的相片放置在不同的文件夹分门别类,并以CD-R光盘的形式交给冲印店,此举有助于减少人为损坏或意外弄坏存储卡的机会。</P>
y! r/ r2 S# d9 i/ H$ W
<P> 同时,大部分数码激光冲印店在冲印照片后,一般都会把顾客的相关文件删除,以保障你的隐私。如果没有删除,你可以要求相片冲印店这么做。</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3
<
>拍摄的图片能冲多大照片换算方式
: H" D4 y/ v! E- K) V
</P>
; B) \1 `& ~+ d
<
> 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为例,他的照片分辨率为2048*1536。这样的话以300DPI输出。就最大可以得到2048/300=6.82,1536/300=5.12,这样,300万像素的最大精确输出尺寸就约为7英寸*5英寸。
1 ^/ k5 W# P! V& A: ^. y, P: Y* H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4
有些冲印的照片会被剪切-裁剪和留白
8 c$ D3 M: n: }* t1 z2 h1 l
. H* W1 P0 x/ \
<
></P>
& G' p7 \7 M3 Y+ v8 z1 n7 g( J
<
> 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能拍出35mm比例的照片,而且,不同的冲印尺寸对照片高宽比的要求也不同。比如一张 8x10"的照片如果再冲印成一张3.5x5"的照片,这张照片就需要剪切以适合此比例。这一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尽可能将你要冲印的照片与你选择的冲印尺寸相符。并尽可能通过手工处理满足您的拍照需要。如果再有偏差,我们按4x6的比例将照片自动处理。
1 f7 r3 B5 z8 ~$ G6 n5 f( o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4
<
>三大数码照片格式解疑(RAW,tiff,jpg)
- Z6 S; F7 e* q4 u. s
</P>
4 p' g# g4 D- p% m4 v3 G& u
<
>随着数码冲印的兴起和大家对数码照片品质的追求,很多数码用户也开始关心数码照片的存储格式,对于一些要求更高的用户来说,TIFF格式和RAW格式的数码照片更能够展现他们创作的意图,而大多数的用户对于三大存储格式的差异并不了解,因此下面我们就向大家讲述一下数码相机三大存储格式的知识以及各自的特色。 </P>
6 L2 h& I; L- n2 V
<
>数码相机三大存储格式就是RAW,TIFF和JPEP,以下我们分别看看它们的特点。</P>
5 z) E6 Q/ J9 ~
<
>原汁原味-RAW</P>
' {! S+ K5 _9 v4 S5 g
<
> 普通数码相机用户平时接触的都是JPEG或者TIFF格式的数码照片,因此很少接触到RAW格式的照片,而专业数码摄影人士最喜欢的正是RAW格式,这是为什么呢?</P>
' j' ~9 \0 L5 t; z
<P> 其原因就在于RAW格式是直接读取传感器(CCD或者CMOS)上的的原始记录数据,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尚未经过曝光补偿、色彩平衡、GAMMA调校等处理,因此,专业摄影人士可以在后期通过专门的软件,例如常见的PhotoShot,Ulead的PhotoImapct等图像处理软件,来对照片进行曝光补偿、色彩平衡、GAMMA调整等操作,不过RAW文档的导出就显得稍微麻烦一些,需要相关的配套软件来读取导出照片,而不能够被一般的图像处理软件所识别和编辑。 </P>
4 \0 E4 P% t! o" Y
<P> 以原色CCD传感器为例,在单一的感光层必须获得 RGB 三个色光,因此,感应单元被设计成 Mosaic 的方式排列(也就是常见的三色过滤模式),最后的结果是采集绿色光的50% 光量,对红色和蓝色光采集各25%的光量。</P>
: w. c8 h1 M3 T9 ~4 m$ q# I
<P> 有些读者会问,RAW既然是非压缩非破坏性的格式,为什么RAW格式的照片要比TIFF格式的照片占用的容量还要小呢?这是因为RAW的原始单位数据只需 8 Bits - 12 Bits 储存,使得 RAW 档的最后大小比 TIFF 小了许多。</P>
$ [8 Y- ~9 C9 p! @' B& ^, _) u( l
<P> 在高品质要求下拍摄选取RAW格式存储的优势在于,其一它节省存储的空间(相对TIFF而言),其二加快拍摄效率(存储时间、单张拍摄间隔时间等)。</P>
/ k3 q i9 {: X2 s8 K I* g* t
<P>
{+ g: i. K2 R( T2 S1 v
多姿多彩-TIFF</P>
@ [' \+ x/ ]
<P> 一般来说,如果拍摄的数码照片是用于印刷出版的用途的话,那么采用非压缩格式的RAW和TIFF格式的照片最好,其中特别是TIFF格式,目前许多消费级的数码相机都带有TIFF格式拍摄功能,而低端数码相机几乎都不具备RAW格式拍摄功能,对于出版印刷来说,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到后期处理,都应该一直保持TIFF格式。如果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是JPEG 格式的照片,在后期处理的时候才存储为TIFF 文件那么对于影像品质的提升是没有什么作用的。</P>
$ S; G/ ~. g% b$ p
<P> 那么TIFF格式的有点在那些地方呢?TIFF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的简称,也是一种非破坏的存储格式,对于一般用户而言,TIFF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较大的文件占用空间。不过TIFF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P>
+ K$ l& l% Y X" P
<P> 其一,我们前面说过RAW文件需专用的软件才能够导出读取,而 TIFF是一种被广大图像处理软件普遍支持的格式;其二,在 TIFF 文件的文件头,可以记载数码照片的分辨率,甚至可在照片里内放置多个图像( 例如包含一个较小的预视图 ),因此,TIFF文件对于排版软件是相当便利的,不过正是由于TIFF格式的大包容性,使得它的体积也增加得很大。</P>
& z8 t6 z, c- P7 u9 v
<P> 在 TIFF格式的照片中,除了原本的 RGB 三个色层外,还可以记载 α色层,这个 α区基本上是一个屏蔽,可以提供TIFF照片在排版软件( 例如 PageMaker ) 的背景剥离功能。</P>
4 r) a/ x/ Q# p( @; Q( @! [; v% q5 {
<P> 不过TIFF格式由于体积庞大,因此占用的空间和存储效率都显得相对较低,一般5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TIFF格式的照片容量一般在10M以上,存储时间也显得较长。</P>
, o& X: N' t0 f/ f4 D" X
<P>轻松自由-JPEG</P>
1 u3 @0 P0 W) w+ U
<P> JPEG格式是数码相机用户最熟悉的存储格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大众化存储格式的一些特色:</P>
7 f) i! y% d( A) X. t
<P> JPEG(也称JPG) 是一种有损压缩存储格式,它主要针对彩色或灰阶的图像进行大幅度的压缩。实际上我们平常似乎只注意到JPEG对于彩色方面的压缩处理,事实上,在图像处理制作中, JPEG对于灰阶部分的处理也是一个常用的操作。</P>
$ k) P* Q% ^0 x$ q
<P> JPEG的压缩率比起无损压缩格式的PNG或者PCX来说,其文件大小通常只有后者的1/10或更小。</P>
0 N& A9 H/ r" J4 p, K3 J1 f! t9 _
<P> JPG的图像压缩原理是利用了空间领域转换为频率领域的概念, 因为人类的眼睛对高频的部份较不敏感,因此,这个部份就可以用大幅压缩、较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以达到让文件更小的目的。</P>
, j% s9 T3 N! ?6 ~7 R* ]
<P> 数码相机拍摄的JPEG照片,会在档头嵌入一个 Meta 信息( 附加在标准档头区段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EXIF信息(参看 什么是EXIF一文),目前最新的标准是 EXIF 2.2 ( 也就是 EXIF Print )。新的 EXIF Print 包含了较更完整的拍摄参数信息以及色彩吻合的参数,除了可以提供信息让用户进行参考外,在打印上( 尤其是在存储卡直接连接 打印机直接打印的时候),可以达到让色彩更加一致化的目标。含有 EXIF 信息的 JPEG 照片,会使得文件容量增大数K ( 视相机而定,约 2KB - 6KB 左右 ),在做图像处理的时候,如果希望控制文件大小,,可以将这个 EXIF 信息去除。</P>
% E* n( I5 N+ K I' ]
<P> JPG格式的照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存储速度快、拍摄效果高、兼容性好。</P>
v A* w; O, ~) g2 _! o
<P> 看了以上三大数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4
<
>数码印是指什么意思?
5 Y/ F& k! \2 r7 K
</P>
' u& U" m+ S: }9 y# o& N
<
> 通常我们所说的数码印,通常都指在颜色上跟旁边的地方有明显不同的色块,通常表现在高光部分,比如说脸上等。还表现在颜色渐变的地方。引起数码印的主要原因是您在拍摄的时候您的相机的像素过低,建议的最低像素为200万。另外还有光线过暗以及数码相机设置等问题可能会引起数码印的问题。</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5
<
>数码相机的基本用法
" P7 z7 r! O( f( c5 D) z
</P>
1 l+ d. S. x' j( H ]
<
> 数码相机设有多种拍摄质量的选择,分为:标准、精细、超精细(最高分辨率),其最高分辨率是由各款数码相机的CCD元件的性能所决定的,CCD像素越高,最高分辨率也越高。
% c6 h( I- @$ J# ?8 M& w* {2 s
8 s' s/ p7 v: C# J. n: k% n
数码图像的压缩格式直接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选择从表面上看 压缩格式可大大节省数码图像所需的信息空间,增加拍摄的照片数量。分辨率不会随着电源的关闭而更改或消失。
. b8 o5 m) m* F/ l- e% i: m* T
8 O% G5 h) h$ i Y" U/ ^# h
由于拍摄时光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经常手动调整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数码相机设有自动调整曝光补偿的设置,在曝光补偿设置中标有“+、-”数轴,“+”指增加曝光,“-”指减少曝光。在背景很亮而主体逆光时,你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在黑色或深色背景前对主体拍摄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当然,如果你追求一种特殊效果,可不这样调整曝光补偿。
0 P( J: r0 d2 r8 l/ P- C
% F& h: @' r! I l# M4 m2 [6 p
随着光源的色温变化,照片的颜色也会出现偏色。如:在钨丝灯光下,照片偏橘黄色,荧光灯下呈黄绿色。虽然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是自动设定的,但为了让照片更艳丽完美或追求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可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3 t" D* g' Y! F
1 f# K6 x; d: M" j2 C' M
一般数码相机都可设定多种感光度,如:佳能数码相机可设定ISO50、ISO200、ISO400、ISO1600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现场光线暗、闪光灯亮度不足或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就需要设定感光度来拍摄。在这里我们建议您使用低感度,这样可以使您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细腻,高感度有时候会使照片画面颗粒较粗。
, c. w2 w7 S+ P% ]1 I
: O3 K! R) C0 }$ m& l+ d! b4 n
最后注意,您在拍摄前一定要查看一下液晶显示屏上曝光数值设定,当拍摄条件不理想时,不妨多用几种补偿设定,多拍几张比较选择。删除不理想的画面重新拍摄,这正是数码相机的优势。
# O! S3 B' J1 K2 {( Q$ G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5
数码摄影词汇
8 B! ?/ W) [* W/ U
<
>
2 \! e: ?* w8 G! [( L- @
自动聚焦
+ r3 s+ g% `: V5 w7 d. T
这个功能可以让你在拍照时照相机自动地为你聚焦,它经常被简写为AF。假如拍照者在拍照时手工操作聚焦,则被称为"手动聚焦"模式,简写为MF。
# r1 Z/ W! g9 M! n. w4 J; Q
/ @$ K9 h3 Y4 ?: R$ W( N" g) z
聚焦灯
- b l2 Q+ r8 M1 Y
它是指当相机设定为自动聚焦模式时合焦时亮起的灯。有些相机还配有一个警告灯,它告诉你你的手在晃动或是相机处于失焦状态。在拍照时,要在确认聚焦灯亮起后再按下快门按钮。 </P>
/ B5 R! A; M5 m# u C
<
>快门速度
6 o" x* [$ T' r L+ b* N
在许多数码相机中,快门用于防止光进入CCD(一种光线传感器,它将光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只有将快门按钮按下,快门才会打开,在打开的这段时间里,光才能进入CCD。快门速度决定允许光进入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用1/30秒,1/125秒等形式来表示。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相组合对照片的明亮度(曝光量)进行控制。快门速度可以决定一张照片的拍摄成功与否。
4 z8 y9 |# D t% u1 q
- `$ b7 `- W8 ]! o. b
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
9 {+ Z6 |( _+ `* e
对于无论是传统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来说,凡配备有自动聚焦功能的,快门按钮都有两种不同的档位。假如你只是轻轻地按下快门按钮到一个中间位置并停留在那个位置时,我们就说你是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假如你继续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就将动作。我们把这称为"全程按下快门按钮"。聚焦和其它一些拍照前准备都是由"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这个动作来完成的。 </P>
% b+ P d" I% }+ H6 S
<
>光圈
3 u0 e$ t5 c0 \
光圈位于一组镜片的内部。改变开孔大小,就可以调节通过镜头的进光量。它是用F2·8,F5·6等形式来表示,开头使用字母F。光圈与快门速度相组合即可对照片的明亮度(曝光量)进行控制。光圈的设定将决定一张照片的质量。 </P>
2 J* [3 h4 J+ P6 J4 a1 [! e
<
>聚焦框
4 ?8 d9 ~0 s9 y& y% j
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相机可以自动地聚焦。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里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都能被聚焦。只有那些出现在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的小方框内的物体才能够被聚焦。这个小方框就是聚焦框。它经常被称为自动聚焦框,用AF框来表示。 </P>
0 Q3 k' g/ E4 f% B3 Y. [
<
>全自动
I; C l' k, ^0 m
在这种模式中,只要简单地按下快门按钮,照相机将会把你拍这张照片所需要进行的设定全部完成。也就是它会像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中一样,自动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不过,在全自动模式中,除非使用者关闭闪光灯,否则闪光灯会自动地打开或关闭。即使使用者想要做一些复杂的设置,他所能够改变的也只是很少的几项。
' c/ c* r7 {0 w, l1 E1 e( u# T
( O5 G4 y. j* X
程序自动曝光
) R2 Z% h4 c/ ]8 ]9 z, ?% M
这种曝光模式会为你自动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与全自动模式很相似,只是有一点不同,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下,使用者经常可以选择是否需要闪光灯。在这种模式下,使用者也经常能够选择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而全自动模式则基本上为你完成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所具有的其它各种功能设定。 </P>
/ }6 Q. ? U* z! e0 o- {( s7 ?
<P>白平衡
5 O. }4 W3 x1 B
这项功能用于调整色彩平衡,使得白色拍出来的后是真正的白色。在你购买照相机时,通常是设定在自动白平衡模式(AWB)。自动白平衡模式会自动设定色彩平衡。不过自动白平衡模式并不总是能够再生出真实的色彩。经常会有一个固定模式用于适合不同的光源,包括日光,阴天,白炽灯光或是荧光灯等光源。 </P>
! n1 t U6 K/ w; E) X8 K
<P>微距模式
3 @1 U* Q0 j) C! I- j
这项功能不能用于拍摄普通的照片,而是用于拍摄与相机距离非常接近的主体。微距模式可以让你拍摄一个距离镜头只有几厘米远的物体。根据相机的不同能够拍摄物体的最近距离也不同。为了在普通照片的拍照中提高聚焦速度也经常会使用这种模式。在微距模式下拍照时,一定确保要从液晶显示屏上取景。 </P>
1 i& S9 F. b6 [- ^# N3 {6 D
<P>图像质量(压缩率)
+ T5 m: X+ z4 ]) A
一台数码相机带有压缩和存储所拍摄照片数据的功能。如果照片没有经过压缩,图像数据量会很大,从而限制您拍摄更多的照片。因此,通常使用图像压缩格式,如JPEG格式。高压缩率的照片数据量较小,即使使用同样容量的存储卡,您也可以拍摄更多的照片,但是高压缩率会降低照片质量,因为高压缩率通常使用较小的照片色彩解析数量。要实现高质量打印,应选择最低压缩率图像质量的模式。
. p: @! J0 u$ c) r1 n! k. B
*一些数码相机支持您选择无压缩存储格式,例如TIFF。 </P>
; [' N% x, j; p+ B+ `& G* m
<P>光学变焦
, }5 e# I I0 _& G- l! \
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一个镜头",但是镜头实际上是多合一的。光学变焦通过改变这些镜头的相对位置来放大或缩小图像。这是一种成像技术,类似于使用多重放大镜来放大一个图像。图像放大或缩小不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来完成的,而是通过镜头本身,这种放大方法比数字变焦放大出的图像质量要好。 </P>
- c- Q0 T- z' s6 v4 O% Z P
<P>数码变焦
1 e+ S' _+ W5 g
光学变焦通过调整的镜头来放大或缩小图像,而数码变焦通过数码相机内置的计算机处理图像。虽然这样有一些不利因素,例如:与光学变焦相比,照片质量会降低,或者仅适用于较低的存储分辨率,但是无需改变相机镜头的规格即可以达到光学变焦无法到达的高变焦率。 </P>
! f2 R4 G' n: G6 L4 O
<P>存储分辨率(像素)
! h, u( R. l% V8 f5 s
存储分辨率是指要存储的图像像素的大小。为了充分利用相机的像素来获得最高图像质量,有必要选择最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能改变每张拍摄照片的存储分辨率,因此有必要根据意图和打印规格改变设置。对于使用在互联网上的照片,大约800,000像素(大约 1024 x 762)应该是足够的了。对于打印照片,3寸的照片,大约130,000像素(大约1200 x 1024),5寸的照片,2百万像素(大约1600 x 1200),A4大小的照片3-4百万像素是最好的。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5
数码相机常用技术词汇
/ n7 ]# H& ^. u: o, c. U$ _
- P- A( r$ `1 P
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
7 G4 j$ e5 _6 x. f+ a0 [& H2 X$ K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 b3 s, e: @& \7 K2 S) N
AV(Audio Vedio)视听系统
3 ?) E! [! @6 {( q4 m
Brighness 亮度
& Z' |, r# B q8 O, S
B/W(Black/White)黑白图像
7 ^! q! n* G7 m
CCD(Chargde Coupler Device)光电荷耦合器件
1 w+ W% c7 G6 X0 v
Contrast 对比度
3 n5 Z2 q6 f2 L) f/ v0 e
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源
4 x- c* h: l8 u3 }9 J( _6 A
EV(Exposure Value)曝光值
9 h5 V$ Y) J2 B' G9 r6 C) T% s
Format 格式化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6
什么是“DPI”?
/ O# F6 ] v3 R" h q: L: l
. y/ s V6 }0 x% p$ w4 b
<
></P>
9 k, L7 P6 k8 ]( M3 q; _
<
> DPI 原是印刷上的记量单位,意指每平方英寸上,所印刷的网点数(Dot Per Inch)。现在大多数的人已将数码影像的解析度用DPI表示。但较为严谨的人可能不会同意,因为印刷时计算的网点大小(Dot)和电脑的显示像素(Pixel)并非相同,所以较专业的人士,会用PPI表示数位解析度,藉以区分二者。
0 b9 |: B! X5 A( y$ S; H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6
<
>锐利度和柔和度是什么概念?半柔和全柔是什么意思?两者有何区别?
* b4 j- Q+ R' _6 Z3 I0 u9 p3 O
</P>
: }5 }1 P3 O W; u6 z
<
> 锐利度用来调整影像清晰度。当影像清晰度略有不足时,可用加锐的方法使影像更清晰一些。柔和度与锐利度相反,可使影像各个转折面过渡得圆润柔和。柔化用来改善人物面部某些缺陷,(如 皱纹、斑点、疤痕、)加柔使之减轻或消失。半柔指给照片加轻度的柔化,全柔指给照片加较大程度的柔化。
7 Y6 g7 d) C: x$ c0 \$ Z1 b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6
<
>绒面和光面有何区别,数码照片采用何种纸张?
) w B; Q8 d( h% f! ~
</P>
; g& l) b; b) H0 S1 D. ^
<
>两种相纸无明显区别,光面纸由于表面光亮显得照片影像清晰度好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纯正,绒面纸显得影像较柔和些。绒面和光面都是使用的柯达皇家相纸。我公司数码相纸采用的是光面。在保存期上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主要看您保存的方法。
4 A, Y) ?1 f* V4 u3 I4 C) `. C
. a f2 A4 p+ y" `- r/ i8 U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7
数字摄影十大秘诀
% N' X5 n7 H& H/ ~! D
2 S0 h1 z/ J* ?+ L
<
></P>
, y6 \% k0 v9 [
<
>
, h# E6 a$ {0 j h! {. K- \# ?, E
目前,数码相机还是件稀罕物,如果你步入挤满人的屋子,开始用数码相机拍照,人们会拥过来仔细察看并问这问那。但过不了多久,人们对数字摄影就会司空见惯,而开始注意用数码相机拍出照片的质量了。如果你拍出的照片很差劲,无论是图像质量还是摄影技术,人们就会说三道四,怀疑花那么多钱买数码相机是否值行得。要免于使你在众人面前出丑,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使用数码相机拍出高质量的相片,如果你注意这些指导,观众将被你的照片迷住,不仅会称赞你的新相机,更会佩服你高超的摄影技术。
, [# i2 u' N2 Y
$ G1 D4 E; F1 ^: l9 p
第一招:仔细阅读使用手册 </P>
; i% n: o6 @. z" @! G$ R
<
> 无论你以前有没有使用过数码相机,当你拿到一款新的数码相机时,最好先拿起它的使用手册,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当然,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充分了解你的数码相机的各种特性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数码相机不是一件简单的装置,除非你理解它所有控制钮的作用,否则别指望拍出最佳照片。特别是其中往往有厂商针对该款相机,提出的种种建议与指导,想想看,有谁会比相机的制造商更了解自己产品的特点呢?
- q2 ]3 Q5 _) a1 ]5 `2 v
事实上,阅读使用手册是掌握相机特性最简单的办法。
" N$ x1 @5 o" p/ `0 h) A' b
, A3 x! ~0 R7 H! m
第二招:选择适当的分辨率 </P>
$ X0 n$ n0 F0 |' F. E4 v5 ]
<
> 数字照片的图像质量直接与每英寸像素数目(dpi),即图像分辨率有关。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图象质量越好。为了得到好的打印质量,所需图像分辨率大约是300dpi;而在屏幕上显示图象,分辨率可以低很多,72 dpi就可以了。
$ K* U! Y4 @8 R
如果你的照片需要打印出来或是用来给广告、印刷品提供素材,那使用相机所能设定的最大分辨率是最佳的选择,这往往也意味着需要更多更大的存储卡,因为像素越多也意味着文件越大这就是为了高质量照片所付出的代价。 但如果你只是要在你的文本中加几张小图片,或是需要加几张照片到你的网页中,那么640*480的基本分辨率可能就能满足你的要求了。
7 d) [- h+ Y0 E5 J$ h
** 在图象编辑软件中确定照片大小时,要清楚分辨率的影响。如果你放大一张照片,会出现两种情况:象素数目不变,这种情况下像素变大以便填充新的图像区,分辨率则下降;另一种情况是软件添加新的像素来填充新的图像区而维持原始的每英寸像素数目不变。无论那种选择都不是好的选择。如果像素过大,图像看上去是块状的。添加像素(上升抽样)也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即使是高级图像编辑软件也不把制造像素的活干好,所以通常会损失图像细节。
& @- @! }- | ~$ G4 E
* w( H7 r: W7 R* _5 M
第三招:选择适当的压缩比例 </P>
2 c7 [; i4 C1 _2 d0 b+ i! ?
<
> 大多数相机都有几个压缩设置项可供选择.压缩是用于缩小内存中图像文件大小的一种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机的压缩设置项有与质量相关的名字--如最佳、好、较好,或精细、普通。这很确切,因为压缩影响图像质量。大多数数码相机都使用有损压缩,这意味着某些图像数据在压缩过程中被损失了。所以为了拍摄最佳图像,一定要用最高质量的设置项,当然,这样一来图像文件就会很大,也就同样需要更多更大的存储卡。
% g* E1 |* H) W6 k- y- J5 A
" l$ w# B3 S# V7 N, T
第四招:注意构图 </P>
$ c1 r) ?- P* R$ Y8 l5 w+ z
<P> 一般数码相机取景器中的取景框显示范围只有实际取景范围的80-90%,因此实际拍出的照片往往比你在取景框中所看到的景物要多一些,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拍摄的主体充满取景框,是突出主题的一个好方法.此外在拍摄近景时,由于取景器和镜头与拍摄主体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视差,因此拍摄出的景物有时候感觉上象被切去了一块,这时如果打开相机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取景会更加有效,要知道液晶显示屏中所显示的图像是通过镜头取景的,与最终拍摄出的景物是一致的。
& M! x* Q' \6 T& S0 U, U
另外有些人在拍照时喜欢将拍摄主体放置在整幅画面的正中,实际上这并不可取,如果不是拍摄特写,将拍摄主体放置在画面1/3处是较为简单有效的一种选择,此外注意以下原则,可以避免犯一些常见错误:避开杂乱的背景, 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 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2 y6 {3 |+ w- ~
# C [8 a, k% n I6 J' t% s- i
第五招:注意光线的运用 </P>
' n: C" U2 a6 ~+ q
<P> 使用数码相机时,好的光线对拍出好的照片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数码相机的等效感光度只相当于ISO 100胶卷的感光度,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自然可以大显身手,但在光线暗淡的室内或是清晨、黄昏这样光线较弱的环境下,如果没有闪光灯的配合,要很难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了。由此可见闪光灯对于数码相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而且,不仅在室内拍摄时需要使用,在室外拍摄阴影下的物体,或背光的物体时也经常需要用到闪光灯。但普通的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功率有限有效距离一般只有2-3米,因此,一些专业的数码相机还带有外部闪光灯接口,使你可以外接专用的闪光灯,以弥补光线的不足。
; G" B& C0 j9 W, m+ ]! w% f
不少数码相机都有曝光补偿和闪光灯强度设定功能,有些高档的数码相机还设有等效感光度设定: ISO 100、200、400…,,数值越大,对光线越敏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可以让你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拍出好照片来。
- y% ]7 S2 q- ^3 N' ?
有些数码相机(如富士)还提供场景设置功能,例如:拍摄人像、风景、夜景等,利用这些功能可以让你更快掌握相机的使用,但并不能提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8
<
>数码知识
1 F- c: ?+ E7 @+ N; \
: X3 c9 @4 T7 _6 [5 q( z
<
>1. 数码数码摄录机的特性
9 U7 M6 ]3 H# u: S: |
<
> (1) 数码格式提供500线之水平解像度及数码摄录效果,画面更加清晰明丽。
" h: O. d P2 s! h+ }
(2) 许多型号的数码摄像机,可以从录像中拾取静止画面,储存于记载媒体内应用,比如:索尼数码8mm摄录放一体机DCR-TRV820E可拍摄静止图象,具有数码照相机拍摄功能,同时具有内置打印机功能,可把静止图象打印,方便即时欣赏。
! S/ v/ B6 U: M! ]/ [ n
(3) 可以透过i.Link功能(索尼数码摄录放一体机都具有这个接口)接驳家中的电脑,另外,亦可直接在电视上收看摄录的影像及拾取静止图像。
- Z2 J* L: R6 K( H* _9 u1 Q' c
(4) DV数码摄录系统提供最高可达520线水平解像度,而且色彩频率较传统模拟摄录系统宽达6倍x之多,故色彩及影像更清晰明锐;在录音效果方面,配备12/16比特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数码立体声录音模式,16比特录音模式的音质可媲美DAT。另外,透过i.Link数码端子能以数码对数码的形式连接,随意进行数码复制或编辑,确保画质百分百传真。(x以理论值计算)
) L7 z: i/ a& N; l; D& Y
<
>2. 什么叫“i.Link数码输入/输出端子”(IEEE1394标准)
+ n+ d E& r0 q5 v5 K
<
> i.Link数码输入/输出端子是一种国际标准接口(IEEE1394标准),只需使用一条数码连接线,经i.Link端子轻易与数码摄录放一体机等数码影视器材或个人电脑(须配备i.Link端子),以数码对数码的方式连接,建立一个数码影视器材及电脑互相连接的咨讯网络。透过i.Link,可以高保真及高速率地传送视频及声频信号,令资料的复制和翻录更得心应手,图像效果原汁原味。这种在线的联系,使不同器材互相配合更为紧密,编辑影像数据更为方便。目前,这一国际标准接口,已广泛应用在索尼数码摄录放一体机以及其他品牌的数码影像产品上。
4 ^: h& c4 Q: f0 c) [/ m; [- Q5 g
<P>3. i.Link的优胜之处
9 v2 F' E x- J {3 Z
<P> 单线运做:只需一条数码连接线,便可双向传输不同数码资料,如数码影像、声音、数码录像、电脑数据等,避免不同的连接线造成混乱,简单方便。
8 f. \& a5 T; I. t+ L$ E! w2 o. X2 Z
易于接驳: i.Link接驳极为简便,只需把数码连接线插在i.Link数码输入/输出端子,即可传输数据。
6 b# G9 t1 \( w$ @# n
高速数码传输:i.Link数码输入/输出端子传送数据速度可达每秒100、200甚至400万字节(Mbps), 未来更会提高速度以迎合未来数据传送的需要,是传送速率达每秒30万字节数码影像数据的理想方法。
9 u2 u* _" D/ f- ?/ f. J* Z L# b
即时传送:i.Link能够即时传送影像及音乐这些时间性的数据,减低传送及记录后数据的时间误差。
9 ^# A4 N/ F. t# h/ w9 e1 I
知识产权保障:i.Link采用DTLA(The Digital Transmission Licensing Administrator)认可的拷贝保护技术,能够保障将来数码影音数据传送的知识产权。
% f* S& n9 h1 [; b2 y
( l/ z& g% X. @5 f
4. 完善的数字摄影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 h9 X$ k6 ?0 q2 d2 v5 ^
<P> 完善的数字摄影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组成。
2 t9 |/ \) b1 K' ^# G3 w
输入部分的作用是将自然界的影像拍摄或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可用计算机加以处理的数字化图像.
3 F: k0 ?: {) S' t4 p9 e! z
处理部分的作用是依靠装载有图像处理软件的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加工。
2 q6 q: Q9 d; T
输出部分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数字化图像转制为照片、其他形态的图片或刻录到光盘上。
2 s( v, j) l5 W! g0 d
数字摄影的全方位构成,很显然,对于一个具体的数字摄影小系统,也许只用了很小一部分。
9 a0 i1 U, ^$ [; F1 P& [7 y5 ^$ e
<P>5. 数字照相机根据光电转换器件不同分为那几类?
9 ~' b* w* H/ w
<P> 数字照相机与使用胶卷的传统照相机的最大不同,是数字照相机采用光电转换器件“感光” 成像,而不同胶卷感光成像。现在数字照相机用的光电转换器件有CCD和CMOS两大类。
' A/ W" M- i- _2 \" a
CCD为电荷耦合器件英文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采用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技术已相当成熟,因而绝大多数数字照相机采用CCD作为成像芯片。CMOS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英文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CMOS 成像芯片用于数字照相机始于1997年,CMOS感光芯片与数字照相机上广为采用的CCD芯片相比具有成本低能耗低的优点,但技术尚不十分成熟,用他做感光芯片的数字照相机还极为稀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推出的数字照相机,仍以采用CCD做感光芯片的数字照相机为主。
$ V4 i4 J' g0 m& q7 l" I9 N/ [
+ K; X3 }# J/ z- Y1 s
6. 数字摄影有那些特点?
9 ^+ N# I6 F) F% l5 }; d
<P> 数字摄影和传统摄影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4 o$ D# e2 J/ g% r; ^2 i0 n, h
1. 无化学冲洗,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A, h1 H# }( T6 N' Y
2. 不用胶卷拍摄,无需暗环境冲印
) R- q4 t* x! F+ P
3. 处理快捷、多样、精确
' i6 c" j! t: ^, _ S
4. 复制的饿无限性和保存的永久性
3 j y2 X% v) k8 W1 R
5. 图文可方便地有机结合
; ^+ L/ {8 |$ a) \
6. 拍摄的图象可快速远距离传输
$ f% C' U9 {4 R: t
7. 可记录声音
$ n0 w1 ?' u6 q
8. 影像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 f3 G, F! [4 w6 S# `
9. 得到照片的方式多种多样
5 g6 {1 b9 q1 ~1 D
数字摄影的长处是明显的。但不足之处亦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数字摄影的高价格和数字照相机的质量良莠不齐两方面。数字摄影的高价格反映在数字照相机的高价格、存储卡的高价格以及打印照片的高价格等三方面。
* J+ f H; B1 w5 ?1 c
传统照相机在质量上也有差异,但他最终结像在胶卷上,而胶卷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质量是相当高的,用最差的照相机拍摄,只要暴光适合也能拍出质量说得过去的照片。然而,数字摄影并不如此乐观,因为他是靠CCD感光,CCD像素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最终影像的清晰度,像素越少所得到的影像越粗劣。
9 ?0 t2 A' o5 z4 {, C8 h1 L
然而,最近一两年,数字照相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8
数码相机使用技巧
4 Z! T6 r! ]: u7 p3 H4 W
; J4 O) P: |3 G2 z
<
></P>
+ a7 e6 x7 ^7 o: F D C
<
>
" e" |0 J9 D; r: u7 Z
有了数字相机就能一定拍摄到精彩的照片吗?很明显传统胶片摄影的经验会对此有所帮助。除此之外,数字摄影还有自己需要注意的问题。</P>
1 B# \( w, j% v6 c
<
> 小心取景误差:常见的数字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是旁轴式的,从光学取景其中看到的景物与镜头实际拍摄的照片不是通过同一个光轴,被摄物越近视差就越明显。光学取景器中往往有一些近摄补偿标志告诉拍摄者大致的误差。使用 LCD取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LCD的分辨率并不总是和相机的 CCD 成比例的,在我们的测试中发现许多相机 LCD上看到的图像也不能在剪裁上与照片完全一致。如果你对景物是不是百分之百按照要求充满了照片非常关心,最好自己拍摄检查一下。</P>
0 H; M ]( R0 v5 H! @$ p* b$ t
<
> 不准确的 LCD:数字相机的方便性最为人津津乐道就是它可以立即察看拍下的照片,不满意可以删除马上重新拍摄。对于构图取景、用光等明显的问题当然可以立即发现,但对焦不准、相机抖动等小毛病可能在分辨率很低的LCD显示屏上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不必迷信LCD,和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到好照片的重要前提是拿稳相机、对准焦点。我们发现有的相机LCD亮度和色彩还原都有些误差,从LCD上看到的拍摄结果与最终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图像差异还不算小。仔细比较几次之后就用户就可以适应这种差别了。</P>
& w, d* u+ R4 n5 x2 G& J1 V: R
<
> 保证相机稳定:数字相机的快门时滞往往大到接近 1秒,许多人使用数字相机时按完快门就放下了拿相机的手,结果在快门打开时相机在移动,得到了模糊的照片。使用 LCD取景可以让拍摄更加方便,但让手离开身体会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而且这种晃动往往不为拍摄者察觉。所以如果你的数字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尽量使用它,把相机靠紧头部可以有效地减轻晃动-你还得到了附加的报偿:由于关闭了耗电巨大的 LCD屏,相机电池坚持的时间更长了。在光线不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以保证相机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不会晃动。 </P>
2 y! T0 R& T0 I
<P> 对焦准确:现在的数字相机都会自动聚焦,但机器并不能代替你作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点一般位于画面中心,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画面中心的物体位置调整焦点距离。如果你的构图恰巧是主体偏离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机对准主体,半按着快门之后再重新构图和拍摄。在光线较弱或被摄物反差不大时我们发现有许多相机难以找到正确的焦点,这时可以找一处和被摄物离开相机相同距离而且反差较大的物体先向它聚焦,然后改变构图拍摄。</P>
P) d" Q0 a/ C
<P> 使用适当的分辨率:用户购买数字相机往往喜欢挑分辨率高的,拍摄时也喜欢用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拍摄。其实如网页等许多应用场合并不一定需要 2百万像素的图片,这时使用较低的分辨率可以让你拍摄更多照片,相机处理速度也更快一些。</P>
: ?& [; ?! O7 ~& J8 r
<P> 使用最优光圈:数字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收缩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如:F2.0)调节到小一些(如:F5.6、F8.0),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使用小光圈可以扩大景深,这一点在近摄的时候尤其明显。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P>
% c; t% ^- L- U% N5 [3 ~* y3 @
<P> 关掉数字变焦:与光学变焦不同,数字变焦不会让你拍到更大而且清晰的图像。是的,照片上的被摄物看起来更大了一些,但我们使用任何实用的照片编辑软件都可以简单地通过插值把数字照片变得更大。光学系统没有传递给相机的信息,数字技术也不能凭空把它变出来。至少在目前,我们认为数字变焦只是一个市场策略,对用户的实用价值实在不算大。
; ~ W0 r( q G! @9 y, X# W
6 r. m1 k! _! v u( o p! ?
对数字照相机用存储卡进行格式化处理要注意些什么? </P>
' \" i) Q/ J3 r: i0 |/ J/ `
<P> 与计算机的软盘投入使用应进行格式化处理相类似,数字照相机用各种存储卡,只有在已进行过格式化处理后才能存储影像信息。 </P>
4 R! ]6 R" N1 n/ v3 H
<P> 不同的数字照相机,对存储卡进行格式化处理方式有可能不同,常见的是利用彩色液晶显示器显示出功能菜单,然后格式化。</P>
# Z4 T8 w! l5 h" X: q) m& B
<P> 对存储卡进行格式化处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P>
: i6 ~4 A9 u9 |0 y$ ~
<P> 1.格式化处理将清除存储卡上所有拍摄存储的影像文件和声音文件,而且清除后的文件无法再恢复,因而对是否进行格式化处理要谨慎,要在确保存储卡上没有有用的影像文件和有用的声音文件后才能进行格式化处理,否则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P>
8 q# D2 q$ F) W
<P> 2.格式化处理时,不得打开数字照相机上的存储卡仓的仓盖,也不允许关闭数字照相机。</P>
: I4 f0 ?3 K( v; @* U4 f
<P> 3.格式化在一些数字照相机上用FORMAT表示,在有的数字照相机上用INITIALIZE表示。</P>
! S4 l9 r7 b% V5 B5 U6 W
<P> 4.许多数字照相机随配的存储卡,在出厂时已进行过格式化处理,购回后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进行格式化处理。 </P>
* F A, ]6 a$ ~ B. ~, i! i: x
<P> 5.要删除存储卡上的所有影像,既可以用数字照相机的全部删除功能,也可利用格式化处理的方法。
1 k# S2 ^' r7 @0 a* ^$ i
3 U d9 l( c( n- k0 W5 O
如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8
<
>了解摄影技巧的基本操作
$ U, b" A: d" c7 F7 J' |
</P>
, N) }" N) x1 m" t& B, z: E0 _
<
>
3 w+ t4 U; D$ k) {% v1 }( X+ z8 ?- D
1.何谓广角、增距及变焦镜头? </P>
5 b1 a; k9 G9 s8 s
<
> 相机的结构大至上可分为主体与镜头。这个无论是数码照相机还是普通相机都是一样的。镜头的最大作用是:把拍摄对象正确地反射到胶卷或CCD影像感应器上。为了正确地传送影像,必须要由几个精密的光学镜头组合而成。镜头分为广角镜头、增距镜头、变焦镜头等,根据不同的"拍摄范围"选择采用。</P>
: d' p- g% C7 @+ q- I5 X+ k9 E# D- I
<
> 镜头的基本用语
+ {" z/ n$ ?2 Q
要了理解镜头的运用,必先了解其基本用语。其基本用语共有五个,即:"焦距f"、"画角"、"F值"、"单焦点镜头"及"变焦镜头"。
$ {" M2 P9 _# m6 U
1 A0 \7 @1 v# ]9 }% F" ]: H
焦距f:所谓焦距是指:聚焦的影像与镜头的中心部份(主点)之间的距离。如果焦距较长,即相机与影像的距离越远,就要利用"增距镜头(长焦点镜头)"进行拍摄,而焦点距离较短,即相机与影像的距离越近,就要利用"广角镜头(短焦点镜头)"进行拍摄。
$ K/ d Y1 v- i: z
( I+ u5 _4 Z$ n
画角:"画角"是指镜头内上下左右(宽、窄)的拍摄范围。画角的大小是由焦点距离所决定的焦距越短,"画角"便越大,可以拍摄的范围亦越广,但焦距越长,则"画角"便越小,其拍摄的范围亦越窄。
2 [- A4 J+ I; D6 H$ e$ {. w: F2 Z; e
9 n( t) o. {/ \: I% O" N
F值:"F值"是表示镜头明亮度的一个数值。"F值"可以通过对光圈的调校进行改变,光圈越大,表示"F值"越小,光线亦越散。
- z9 b) t' D. v# _
" ^: t4 _# L# F k
单焦距镜头:"单焦点镜头",光从文字上来理解的话,就是只有固定焦距的镜头。不能像变焦镜头那样对焦距进行变更。</P>
+ z1 F. C( K+ _9 _% O- y+ v
<
>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指可以改变焦点距离的镜头。因为一个镜头可能对焦点距离进行无阶段地(其可变范围是被限定的,如索尼出产的双转换镜头VCL-TW37A则可容许0.7倍至1.4倍的焦距变化)变更,所以很方便。
( A. e0 {& O2 Y, b
% h9 j" K3 h$ F2 `9 u
用广角拍摄宽广的范围:所谓广角拍摄,其实是指把聚焦的范围扩大,在更广阔的环境也可以将全部影像拍摄下来。同时,可以夸张地表现远近感,把近处的影象放大,远处的影象缩小的特点。另外,广角拍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把影像周围的景物变形。用广角拍摄,可以在同一焦距处,从前到后地把被摄的对象拍摄出来。增距,具有把拍摄的画角变窄,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同时可以缩小前后的距离感,造成压缩效果等特点。当然如果焦距越远,其压缩的效果就越明显。另外在聚焦的范围内,物体亦会变长。使用增距镜头拍摄的要点,是要正确地把被拍摄的物体对焦,在按快门时要注意手不要动,以防令拍摄的影像模糊不清。
; L& t* b2 U. `4 W- V; o4 X% [" E
/ O7 b2 d+ g% T3 R7 a
2.何谓正确聚焦的方法? </P>
) c! H( \# a9 b" R
<P> 几乎所有的数码照相机都有自动对焦的功能(AF功能 )。操作原理很简单,把照相机对准想要聚焦的对象,然後按下快门便可。但是,就算是这样简单的操作,有时也会出现影像模糊不清的现象。原因有两个:</P>
* S. d2 U* o6 \
<P> 其中一个原因是相机晃动。虽然正确地进行对焦,但因为按快门时相机产生了晃动,所以整个画面全部都变得有点模糊。为了减轻拍摄时影像模糊,要紧记以下几个要点:1. 要拿稳相机2.尽量选择快速按快门的方式进行拍摄 3. 利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P>
% S# z/ q* C8 m6 q% U
<P>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焦点的位置不对,略有偏差。所以虽然对焦正确,但却产生前(没在正确的焦点位置,而是在偏前方)后(没有对准要拍摄的对象,而是焦点偏後方)两个焦点。防止焦点偏差(前后焦点)的方法: 1.把要进行对焦的物体,尽量放在拍摄画面的正中间。(画面周围部分的焦距则不需对正)2. 只将拍摄的对象放在眼前,不拍摄其他的物体。(如果把拍摄对象放在眼前,则对正前焦)3. 不要一口气便按下快门。(先轻轻地按住快门,在确认被摄对象的焦点对准以后,再按下去。)</P>
) I; U. [! u. |
<P> “半按快门”的秘决轻轻地按住快门以对准焦点。这操作技巧可称为"半按快门"。把快门按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只是确认照片对焦,第二部分才是真正地按拍摄照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习惯,所以操作上会较困难,但是经过多次练习之后便可以很熟练地操作。其实对焦正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要记紧要多练习,掌握当中的技巧。半按快门按钮后,确认对焦,就会发出轻微的"哔哔"声音,取景器的灯会变绿,再按下快门,就可以防止拍摄影像模糊了。</P>
6 G8 u9 t w( d4 r9 n r: E; {
<P>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半按快门按钮、对焦后,不要把手指离开,在半按快门按钮的状态下对相机发出的声音及灯号进行确认後,再按下快门即可。在半按快门按钮后,就算是改变相机的角度进行构图,其焦点也不会改变,这叫做"AF锁定"功能。因为对焦时是以拍摄对象为中心,所以对焦时一定要把拍摄对象放在正中心位置。当然,在"AF锁定"功能的操控下,半按快门键确认对焦后(手指不要离开快门键),便可以自由构图,将被拍摄的对象放在偏离于画面中心的位置跟着按下快门进行拍摄。</P>
7 \) }5 J: z/ c, l
<P>3.如何令拍摄时减少抖动的情况? </P>
1 [1 u% ~' X" ?* Z/ P1 a0 ^
<P> 正确的拿相机方式,可以防止因手抖、相机晃动而产生影像模糊的情况出现。利用数码照相机内藏的液晶显示屏幕进行对焦和构图时,如果拍摄时姿势不对的话,很容易便会引起相机晃动。</P>
5 H, l+ r2 ?$ |, ?
<P> 数码照相机的影象显示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配备液晶显示屏幕,可从屏幕中即时看见被拍摄的对象,如DSC-S70/S50/S30等型号; 一是从取景器看见被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9
<
>数码相机性能参数
$ |& m; b5 N" O# `5 e5 M( u
</P>
2 t L- t( Y- |+ U7 p
<
>在谈论数码相机摄影时,首先应该确切了解到数码相机在光学、电子及机械方面的特性。了解你手中的相机,即使你灵活运用它的特点及优势,并在摄影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相机的性能并逐步丰富数码摄影经验。不同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性。在谈论数码的性能时,通常会提到其硬镜头件技术指标,这些数字极大影响着摄影质量,毕竟这是最重要的硬件基础。这些指标是:1.分辨率2.光学3.镜头焦距4.光圈与快门5.白平衡6.感光度7.曝光补偿及曝光模式。</P>
/ X* U- |' v0 K" G6 C
<
> 1.分辨率:谈到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一定要区分两个分辨率的概念:一个是CCD的分辨率另一个是拍摄所能得到的图像的分辨率(一般厂家标明的图像的最大分辨率)。这两个分辨率原则上是CCD的分辨率决定所得图像的最大分辨率,而这两个分辨率往往是不相等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光学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光学分辨率,而插值分辨率就是相机的软件系统通过数学运算提升的相机的分辨率。</P>
, I6 H! P1 j" h! r4 ^& s) b/ v
<
> 2.光学镜头:数码相机成像在CCD上,而CCD的面积较传统35毫米相机的胶片要小很多,所以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较小,这就要求镜头要保证一定的成像质量。</P>
8 i! o1 W1 F0 R% B y6 C
<
> 3.镜头焦距:与传统相机不同,数码相机有不同的焦距标准来划分镜头的性质,这因为数码相机使用的是CCD感光器件。其实传统相机的镜头也是通过焦距和光圈来分的,对数码相机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区别,其差异和光学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的差异相似。</P>
3 O1 \7 H9 W. l* L& ~6 i
<P> 4.光圈与快门:与传统的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对拍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将控制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它将影响能否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最好的照片效果。</P>
4 O# A0 i5 ~' V9 U
<P> 5.白平衡:颜色实质上是人眼对光线的反应,在正常光线下,白色看起来是白色,但在较暗的光线下看,更确切地说,应该说是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白色有差异,可能就不是白色。“白平衡”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都能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主要是调整色温的差异。相当于传统相机中用色彩补偿滤镜来使胶卷适用于不同的光线场合,也就是色温的补偿。 </P>
, z! f1 [: w) y- W' {( ~. M5 ]- p6 Z
<P> 6.感光度:在传统相机中,感光度为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数码相机的CCD也就相当于胶片,有一定的感光度。从理论上来讲,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越高,拍摄效果越好。目前数字照相机的“感光度”分市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050,最高的为IS06400,多数在IS0100左右。</P>
. `/ N h$ s! g! x: a% Q% v Z5 k; B
<P> 7.曝光补偿及曝光方式:被摄体一般都处于不同的环境光线下,要使所得的影像有好效果就必须正确控制曝光,闪光灯,反光板等照明手段能有效地控制曝光,而曝光补偿也是控制曝光的一种有效途径。曝光方式的不同也给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曝光方式有全自动程序曝光:光圈/快门优先半自动曝光及光圈快门全手动调节之分。其中全自动程序曝光俗称傻瓜式曝光,其曝光值完全由相机自动调节,适合拍摄一般场合;而全手动调节对拍摄者的要求较高,但可得到自己需要的曝光组合光圈/快门优先即自己设定光圈或快门,相机可根根拍摄者所设定的参数来调节相对的快门及光圈。</P>
) ]* a6 F2 L2 V
<P> 衡量数码照相机的性能有那些指标? </P>
: b: h) v" a( _3 B4 J3 a
<P> 数码照相机虽属照相机的范畴,可与人们熟悉的使用胶卷的传统相机相比,在许多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而衡量数码照相机的性能好坏、档次高低、既有着与衡量传统照相机相同的性能指标,又有着特殊的衡量指标,使得衡量数码照相机性能的指标总量特别多。</P>
$ \) ?- F! U- x0 [1 ]. R( b
<P> 从总体上看,衡量数码照相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暴光方式、测光方式、测光元件种类、测光范围、快门时间范围、暴光补偿方式、暴光补偿范围、取景器种类、聚焦方式、光圈调节范围、自拍形式、自拍延时时间、镜头焦距、内置闪光灯功能(以上是与传统相机类似的性能指标)、感光芯片种类、感光芯片尺寸、分辨率、色彩位数、镜头焦距的延长或相当于35mm照相机镜头焦距值、影象存储方式、存储媒体种类、信息输出形式、白平衡调整方式、相当感光度、取景显示方式、内置彩色液晶显示器的性能,等等。</P>
M) A1 i6 }( O! E
<P> 无论是选购数码照相机还是使用数码照相机,都要对数码照相机的性能指标的含义有正确全面的理解。</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09
<
>正确安装35毫米胶卷
. e8 r8 z+ o+ a4 c! z
</P>
" I. X* W: i( N2 K: B) u* \
<
>
2 v# \( \7 @) {) P% f: Y* R
当使用35毫米胶卷的摄影者变得贪婪并试图在使用每卷只可拍20、24或36张底片的胶卷上多拍一、两张时,结果总是损失惨重。</P>
/ R0 p2 }6 |+ B9 A4 \8 f. ^$ w) ^$ F5 \3 h
<
> 常有这种情况,你觉得你已拍好了整整一卷胶卷,但是由于你的胶卷没有装好,结果一无所获。胶卷头虽被你插在卷片轴上,但是卷片齿轮的齿牙并未咬进胶卷两边的齿孔中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关上照相机后盖并开始卷片,胶卷往往从卷片轴上滑落下来。</P>
, K( {: a4 ]/ m$ V# Q
<
> 摄影者往往丝毫未察觉到这种情况,仍继续拨动卷片杆,卡嗒卡嗒地按动快门,直到他发现胶卷仍停在原地一丝未动,此时已后悔莫及了。正确的方法是在扣上后盖之前转动卷片杆,使卷片齿轮上的齿牙都准确地卡进胶卷两边的齿孔中。这样做你可能在片尾少拍一、两张照片,但是你不会在以后感到失望。</P>
6 y3 P9 o; Q# P4 e6 h% u. K
<
> 检查胶卷是否正常走动的正确方法是:当你按下快门后开始卷片时,注意倒片摇柄是不是沿反时针方向随之转动。如果它不转,你最好马上停下来,在暗房或暗袋中打开照相机,找出毛病的所在。
" q; r1 A9 e# D0 q& a/ [+ X7 g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10
<
>重视在阴雨天拍照
' \7 C, w" t' J1 T5 O$ z( b) O
</P>
4 c9 S8 Z: J: Z
<
>在你计划去拍摄美丽的风光照片时,往往天公不作美,不但没有明媚的阳光和蓝天,可能还会下起雨来!为什么要放弃拍照呢?在雨天,常常可以拍摄出具有特殊魅力的感人影象。要学会利用不同的天气条件拍照。</P>
1 J! X, R1 o# I, g
<
> 成功地拍摄雨天照片的关键是精心对焦,采用括弧法曝光和对最后完成影象作出预先想象。让人欣慰的是,摄影者可以在室内拍摄雨景:在起居室内,在汽车里和任何一个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可以把焦点对在窗玻璃上由大量雨点构成的有趣图案上。使用景深浅的大光圈拍照,室外景物将处于焦点之外,它们的形状与色彩将会比清晰时更加简朴。</P>
5 B: F! X( R2 n4 f4 [
<
> 自然物体上的雨滴也可以成为有趣的题材,如一片叶子尖头一粒孤零零的雨滴;暴雨后,落在花朵上的点点晶莹的水珠。曝光可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拍摄窗玻璃上的雨滴时,通常首先把曝光表,或者带有内测光装置的照相机,对着暗的部位测光,然后再对着亮的部位测光,求出一个平均值,然后用括弧法曝光。拍摄自然照片时,要尽可能地靠近被摄体测光,或者在样品前放一块具有18%反光率的灰色标板,对这块标板测光,取得曝光读数后,再用括弧法曝光。不要忽视夜间拍照的可能性。别忘了,在画面中避开光源体时,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出现的奇妙抽象图案将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P>
( w0 u+ B6 A5 q/ R5 Y
<
> 雨天出去拍照同样可以得到乐趣,其收获不亚于晴天出去拍照。
3 I) y" c) ^1 ?2 ~( e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10
<
>最佳选择:偏光镜
# t, D U6 h; V
</P>
) a- C" d8 E% n, b$ q- _; i
<
> 在摄影者中间,这似乎是一个普遍被提及的问题:“如果我只能买一枚滤镜,买什么滤镜最好?”</P>
% r" q1 c+ m& a% y$ N2 r
<
> 这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使用何种滤镜都要依据被摄体和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如果我处于这种情况下,就买一枚偏光镜,因为它比其他滤镜用处更广,而且它可以同样有效地用于拍摄彩色和黑白照片。使用偏光镜拍出的照片看起来效果很好。下次你再去照相机商店时,可请求作个试验。</P>
U6 ~$ R4 W4 W- g% V2 G
<
> 拿着偏光镜到门口,放在一只眼睛前,通过它观察街对面的建筑。在太阳光照射下,建筑物上巨大的玻璃窗好似镜子一般,玻璃窗映照出另一面街道上的景物。</P>
8 M, r: F7 K6 K, X& P5 b
<
> 当你把偏光镜转到某一位置时,玻璃窗上的反光消失了,你可以清楚看到窗户和百叶窗,就象附图照片一样。这是偏光镜的作用所在。在某些情况下,它将阻止玻璃、水、纸张、木制品和高度磨光的非金属物体表面上不需要的反光。它也会使蓝色天空变暗,使云彩和建筑物醒目地突出出来。偏光镜附加在镜头上,就成了镜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附件,而不仅仅是个小配件。为了补偿挡住的光线,需要额外增加两级曝光。通过镜头测光的照相机可以自动完成这种补偿。
9 `' J/ P4 @7 {3 ^% b8 d
</P>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10
<
>解决数码相机拍照时遇到的麻烦
# ^' J5 U0 W1 Z$ Y. ^
</P>
: S* p0 o6 O$ R9 y" H6 i
<
>1.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不对
* l3 P! q- R8 @4 c( G% {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数码照片里面的景物和原来我们眼睛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有的时候偏红,有的时候偏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主要是由于白平衡没有调节好的原因。白平衡调节功能的作用和在传统彩色摄影时加色温转换滤色镜的作用是类似的,目的是达到准确的色彩还原,只是数码相机的色温不需要在镜头上加滤镜,而是采用电路调整方式,靠电子线路改变红、绿、蓝三基色的混合比例,把光线中偏多的颜色成分修正掉。多数数码相机中都有自动的白平衡调节,这种功能在一般条件下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一些复杂的条件拍摄下就很难保证了。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光源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先观察周围的环境,拍照之前就把白平衡调节好的习惯。有一些数码相机中的白平衡调节有自调模式,一般用上面一个矩形的小方块,下面两个小三角的符号来表示。这种模式的白平衡调节是让你将相机对准拍摄现场白色的物体,然后半按下快门,此时,相机会自动记录这种光线下白色的状态,依据这个数值,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正确的对色彩进行还原了。我建议大家在相机有这种白平衡调节模式的条件下使用它,多数情况下,它更为精确。</P>
' |0 I' `+ @) v% w# r
<
> 2.拍出来的照片是虚的</P>
9 ?3 d# `" d2 [, ~9 p- o
<
> 这主要可能是有几个因素造成的。首先,由于数码相机的快门延迟时间比较长,所以人的手就不容易拿稳,这是拍出来的影像就会是虚的,原因就是在于手的抖动。一般来讲,人手的抖动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是在快门度和焦距成倒数关系,以及比这个速度更快的时候。所以在光线不是很好,速度较慢的时候,我们最好借助角架或者固定不会动的物体来固定相机。其次,照片是虚的还可能是由于焦点没有选择好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到了将要拍的景物放在取景框里面,而忽略了将焦点对准要拍的主体,那么照片上的情况就会是主体不实。再次,就是主体的位置发生了移动,由于数码相机的快门较慢,造成从按下快门到拍摄完成所用的时间相对较长,此时主体就很容易发生了位置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是虚的。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一个是利用和借助固定不动的物体来固定相机,另外一个就是可以平举相机,使相机随着拍摄的物体一起移动,这样,照片中虽然背景是模糊的,但是主体却是清晰的。后边的方法经常用于拍摄移动较快的物体,例如车子等等。</P>
" C6 i7 b, X' ?& f5 a1 J
<
> 3.拍好的照片上有很多小点</P>
/ h) e( ~& m% D9 C$ A1 K: D" X
<P> 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夜景的拍摄中。这是由于感光度高造成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照片中的噪音。要知道感光度(ISO)的数值越高,画面的质量就会越粗糙,感光度的数值越低,画面就会越细腻。但是,感光度意味着对光的敏感度高,所以,在弱光拍摄的时候,我们常常要选择高感光度,那么,如果相机本身的降噪系统不好的话,就会造成画面上出现噪音的情况。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人为地将感光度调的稍低一些,然后用相对较长的曝光时间来补偿光线的进入,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层次,而且质量有保证了。当然,前提是,你需要带上三脚架。</P>
9 q/ F# `; C4 Y) g% P/ ? h, u
<P> 4.拍出来的照片过暗或者过亮</P>
# |0 h- ^/ G0 P: T
<P> 这往往是由于曝光没有控制好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曝光量和什么有关系,才能进而正确的对它进行控制。它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P>
/ q& n* I) E n% V" { Z; q
<P> A.和物体本身反射光的能力有关系。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反射是不同的。我们来想象一下从煤店中的一只黑色的猫到雪地上的一个玻璃的牛奶瓶子,它们之间又怎样的差异呢?</P>
: b2 v p; v2 }
<P> B.照明。这就和光源的强度有关系了,光照强,自然需要曝光时间短;反之亦然。</P>
1 ?1 R' s l/ Q; [2 u2 f
<P> C.胶片的感光度。感光度低表示对光的敏感度相对弱,需要的曝光时间相对长;感光度高表示对光的敏感度高,需要的曝光时间相对短。但是高感光度容易带来的是很难避免噪音,就是画面上会出现很多粗糙的颗粒。</P>
8 z0 L- G( g3 @' B8 \, P: Q
<P> 那么,我们怎么来曝光才能将所有的物体尽可能正确的还原到感光材料中去呢?</P>
: m3 z( o2 m: b5 q1 v
<P>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几个常识:</P>
/ X% w8 l" O" J/ ?) P' [! [
<P> a.调整光圈:前面已经反复的强调了,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P>
X8 I1 F3 ^- ] Y5 y* M2 B; ^
<P> b.调整速度:速度越快,进光的时间越短,进光亮越小;反之亦然</P>
% C2 m2 Y" ` n7 T% g# D( r
<P> c.测光方法:一般来讲,我们要对被摄体进行测光,相机会提示给你所需要的光圈和速度。按照这个数字来曝光,所得到的照片应该是一张色调是灰色的照片。那么,无论是照片中的黑色还是白色都还原成18%的灰,在摄影中,叫做“中级灰”。但是我们平时遇到的情况是很少会拍一些纯黑或者纯白的物体,那么这样的曝光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你遇到了有黑色或者白色的物体,那么也好办。比如像拍雪景,你可以先对着你的手半按下快门,也就是对自己的皮肤进行测光,然后再对种你要拍的雪按下快门,那么雪就是白颜色了。原因在于,相机对你的手进行了测光,由于我们的皮肤就接近于中级灰,所以比皮肤白的雪就自然还原成了比会灰色更亮的白色。又例如,一个人的衣服是黑色的,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先对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11
<
>微距应该怎么拍?
4 M' L. E; w5 n( M. s; d" A
+ ?6 C; u) Y& S8 v: R4 g
& _2 w1 [1 ~: h2 D# v6 F; q1 j
<
> 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细节感不感兴趣,有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摄影里面微距拍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模式。它真正可以体现出相机的清晰度和被拍摄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往往利用微距,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上去平平凡凡的花花草草,乃至于各种生灵都拍的生动起来。这次我们的数码摄影完全宝典就来好好谈谈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摄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5 G1 G5 @$ S" Y
* S. B( z% w$ F( L" u7 k
<
> 学会用眼睛当镜头
- d9 b9 X6 ?8 g: q: ?
( s( }1 O1 p* A8 p1 F
<
> 当我们那起相机准备摄影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取景器当作是观察事物的工具,要学会把自己的眼睛训练的有镜头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我们所要拍摄的东西。在进行微距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仔细、尽心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要急于按下快门。所谓的微距,说白了久是离得很近的去捕捉画面,显然,捕捉到的画面一定是某一种物体的某一个细节。那么,只要我们觉得有可以用近镜头表现的部分就不要放弃。其实寻找这样的事物并不难,只要它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具备某一种特点就没有问题。这个特点可以是形状、颜色、神情、状态等等,所以说不仅花花草草可以用微距来表现,万物都可以。
8 t% m# C3 a% a
6 o- N" i2 h6 q2 ~" `4 Y8 a
<
> 器材要求
& S1 @* g' E' \/ G$ f# j
* X' Y7 H5 B5 T. k
<P> 1、相机或者镜头有微距功能。一般来讲,数码相机的镜头是不可以更换的,只有少数比较专业的数码相机可以。那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就要求机身里面具备微距拍摄功能,一般用英文字母micro和小花的图形表示。对于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一般要求所配的镜头本身具备微距拍摄的功能。
( f/ d1 t8 n9 {) q! ]! g
. h5 T& o3 C: m
<P> 2、最好具备点侧光模式或者中央重点侧光。这是由于所要拍摄的对象的方位较小,需要准确的测光以便进行准确的曝光。
" W" ?5 t C7 v
* c* |5 M4 S; f9 l
<P> 3、相机本身比较轻便或者配三脚架。由于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容易因为手动而使画面变虚,所以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最好选用轻便的数码相机或者稳当的三脚架。
0 \. P' \+ U/ g+ T
0 ]+ e* n- [; Z x
<P> 4、焦距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DSCN0087.JPG
# }/ u% K' Y( o4 p# Y( O
: d( o' G. U* {) }# E% W0 W0 \
<P>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o* [' z3 E3 G
* K! H# B" Q% F1 s/ M, ]* v
<P>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 a6 S- [% T& j& {0 ^% [
# M! k6 i9 }0 e5 V- s# X5 Q( K
<P>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0 g1 D, M, p# R. T0 L F" \% k: Y
! Q. R* l; g q- T( d# a( D
<P> 5、光圈不一定要很大。不要认为光圈放大就会有很明显的景深。在微距拍摄中,本身就会产生很鲜明的景深效果,就不一定需要大光圈了。
5 {& z# A4 N5 B, H
2 K2 ~; H8 @ ]8 { |
<P> 拍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细节
* P& M" f; z w. [2 D
) [4 D% w" Y$ Z
<P> 1、将变焦推到广角端在进行拍摄。这是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说的。和传统相机必须用长焦端拍摄微距相反,数码相机拍摄微距需要将变焦调节到广角,然后选择微距的拍摄模式,靠近物体进行拍摄。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较准确快捷。DSCN0613.JPG
# r4 k- _# W, u4 H8 ~
0 M1 R& z; ?& \2 [7 \
<P> 2、注意拍摄时的光线。我们来主要说说光位的用法:
, P+ F% p* O! @) O: f, }! \
9 C6 C4 u: _. ~! {, E; e' p. } U2 x5 f
<P> (1) 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景物缺乏明暗反差,没有层次和立体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这样的光线,照片好像平铺直叙,不生动。
8 C( j+ Y ?; q. Z7 ]
3 n% t" H. s0 H
<P> (2) 逆光。也叫做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出的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因此,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光线。 我们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效果不错。
4 E. v- u1 U1 k2 k
% }+ M5 u9 V2 C
<P> (3) 侧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大于0度小于90度角的光线,侧光下的物体,明暗反差好,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影纹层次丰富,而其中又以45度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
1 V- ?* i9 p3 I0 Y
; ]3 N! J) R$ h% E5 L! m9 C
<P> (4) 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间层次,拍景物、人物显得没有生气,是一种不够理想的光线。但对于老头儿、老农妇等特殊人物发黑的眼窝、突出的颧骨、刀刻的皱纹很有表现力。
' e2 u! r( x& r6 K I3 ]( ^
4 j$ K+ p% w& ~
<P> (5) 低光。是指从地平面刚升起或将落下的太阳光线,主要来自早晨和黄昏。低光下拍出的景物十分生动,很有生气,而且这种光线色温低,呈暖红色调,具有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光线。
Z4 k7 g# Q9 @2 S" d+ P7 ]& b
6 C' U; C' g) l4 R, g. v+ y
<P> (6) 散射光。也叫做假阴天光线,照度平均、光线柔和,光比小,色差小,在被摄体上没有明显的投影。这种光宜表现恬静美好的生活、纯情的少女和天真的儿童。
6 k4 j) Z3 b2 y
0 Z" f. U* d4 W6 z9 v( N' w5 q
<P> 3、注意拍摄角度。首先,摄影方向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在照相机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前、后、左、右或者正面、背面、侧面。当我们要开始拍照的时候,总是首先选择摄影点,也就是选择摄影方向。确定了方向之后再确定摄影的角度。摄影方向发生了变化,画面的形象特点和意境也都会随之改变。
7 ^: m5 c9 a8 j- d4 |& l
! Z, y3 H$ p; U
<P> 正面拍摄:
/ b( A, s% L" b' k' C# N
! F2 b* p3 R7 u9 y# P9 D: z0 a! v3 S& t
<P> 正前方拍摄有利于表现对象的正面特征,能把横向线条充分的展现在画面上。这
作者:
天师
时间:
2004-6-20 10:11
<
>如何拍出好的数码照片?
- S1 j: @$ f: ?" G4 M
</P>
3 M4 _+ h! S8 v& x6 ^
<
>
/ v! f; }0 x& r, s5 z! Z/ w4 C
照片的好坏有准吗?回答是肯定的。无需严格客观的测量,抓住密度、色彩和反差等几项关键属性,主观地比较和评判就可以得出公正的结论。
, V8 n3 r- o6 ^
- k! w0 G; n2 L7 K: \ }1 u
密度——明暗是景物最显著的属性之一。景物的明暗应最终还原为照片相应水平的密度,这在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都—样。说得专业一点,就是需要影调正确还原。密度受显影条件和相机、扩印机曝光的影响。
4 }( D+ i. n1 c2 v K
0 n& i( @$ `- f/ U, u4 r1 ]
色彩——五彩缤纷的景物造就了多彩的自然界,在人的视觉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好照片需要恰当地再现景物的色彩。在丰富的色彩中,一些景物的色彩,例如蓝天,绿树,人的肤色,记忆最深,很小的偏差都能识别出来,感觉不自然。有人称这几种色为记忆色,照片色彩的好坏首先就看记忆色。一幅画面还要讲究色彩的平衡,高光亮处和中小密度的中性灰处是色彩平衡与否最敏感的地方,这些部位呈中性灰色,不偏色,说明照片的色彩平衡好。照片色彩还原的好坏受照相光源、扩印机的平衡调整和显影加工的影响很大。
, L# \' p( S' E) p' S! `9 O
3 b F3 v, v) |4 N) u. T
反差——各影像层的反差都应匹配,并且在任何密度水平上都应平衡,否则,在整个曝光范围内不可能获得好的色彩平衡。例如负片,如果感绿层的反差低于感红层和感蓝层的反差,则照片大密度处,如头发和阴影,将偏绿色,尽管中等密度的肤色可能会平衡很好。胶卷保存不好、加工液污染或配液混合不正确、显影过度或不足、漂白或定影不合适都可能引起反差的不平衡。反差的高低也要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张照片反差偏低将感觉“发闷”或者“调子平”,因为高光和阴影处的密度范围太低。照片如果反差偏高,因为高光处和阴影密度范围太大,影调将显得太硬。高光处缺乏细部,将“一白如洗”,阴影处缺乏细部,表现为“堆积”“团块”。高反差多数是因为曝光不足和显影过度造成的,而低反差则常常是曝光过度和显影不足的结果。
+ z3 h5 K+ m# D. q! P0 w
1 a$ C, S& p9 M
高光处——景物白色处和高光处,在照片上应表现为中性的最小密度点。景物在这些部位的原有细部也应在照片上得到相应的还原和表现,应有最低可辨别细节。一方面受色彩和反差平衡以及密度大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相纸和胶片灰雾水平、药液污染状况、加工前后材料和照相产品的保存状况、定影和稳定等加工状况的影响。
3 B* X$ ?0 a$ d0 }4 K+ V
4 w# W `6 T$ b' f: j
阴影区——暗区或大密度区域应呈中性不偏色,比最大密度稍低的密度处应有原景物相应的层次细部。除受曝光的影响外,还受照片总体密度、色彩和反差调控的影响,此外,加工前后材料和照片的保存状况、药液污染、不适当的漂白和定影都对阴影区的表现有影响。
# y: S/ Q* r' D, r% H
, A) F% E9 L- N* B( V: j6 Z7 g
色彩饱和度——色彩浓度足,感觉清新、通透、不混浊、不憋闷,就是饱和。按理,如果原景物的色彩得到了准确的还原,照片就不会发闷。色彩饱和与否受胶片曝光的影响最大,不正确的显影、漂白和定影,药液的污染,都降低照片的色彩饱和度。
& A: S# H& ^5 p M$ P
4 M3 M" e9 a' A. |
简而言之,好照片应有下列品质:
1 m2 `3 L2 Z) w# O0 H
# J a! c0 W6 u: d: V! \. t
1、画面总密度适中;
% ~* k5 @7 t& z/ a! p9 K
+ J$ g$ F( {% ]4 x4 h
2、画面有中性灰色影调,蓝天、绿草和肤色真实自然;
3 f2 y* Z0 s! I% U& J J
6 F* L" f1 j' b3 N6 @5 W4 }
3、高中低不同密度处的三层反差都匹配;
. P# u: d( d' S$ p/ z
) K3 l8 v0 e* @/ K( b8 x+ _
4、有大密度,也有密度稍低表现细部的阴影部;
; S/ L4 |" s; G% @0 i; [% I# l, V
1 b$ R: S7 {0 {: w) Z ~0 |/ k
5、有高光亮部,并且呈中性灰而不偏其它色彩。
f7 M: C/ X. R
</P>
作者:
大陆仔
时间:
2004-6-20 22:50
<
>和和,本人还没入门的说,我只知道照片的尺寸是用寸来衡量的, 这3R、4R 到底是多少尺寸?</P>
作者:
州州
时间:
2004-6-20 23:02
<
>学习中。。。</P>
5 u) z5 ~1 F+ y
<
> </P>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www.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