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
[打印本页]
作者:
zhjywcm
时间:
2005-4-20 04:37
标题: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
<
><FONT color=#0000ff>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FONT></P>
; M" l3 G# O, `
<
class=bodytext>数码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印前领域热门技术之一。所谓数码打样,就是把彩色桌面系统制作的页面(或印张)数据,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用户提供可以签字付印的依据。</P>
5 ]' m0 V% j4 T& `$ {$ A0 ]
<
class=bodytext>这种数码打样技术,不是简单找印输出彩色样张,而是通过复杂的彩色管理软件,使输出的样张能再现与之配套的印刷样张,包括纸张、油墨和印刷适性等多方面的匹配和相似。</P>
# f- S, O* T1 T
<
class=bodytext>长期以来,数码打样的效果能否与所模拟的印刷效果一致,是各种数码打样彩色管理系统(CMS)追求的主要目标。现在数码打样系统不仅能输出调频网点结构和连续色调的样张,而且还可以输出与后续实际印刷完全一样的(网点线数、网点形状、网点角度和网点面积)调幅网点结构样张。这样即使还未输出分色片或印版还未印刷,即可从样张看到实际印刷效果,包括是否有龟纹,是否有玫瑰斑等等,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P>
% y1 X! `6 s- E* \' D7 ~
<
class=bodytext>数码打样系统能否在印前领域推广应用,除了色彩、层次、清晰度甚至网点增大率等印刷过程的特点能否再现外,主要还取决于系统的稳定性、一致性、输出速度、输出幅面大小、系统投资、耗材成本等诸多因素,人们正是据此来比较数码打样和传统打样的。</P>
1 Z0 `+ u9 `* f) l6 k7 o3 o
<P class=bodytext>经过数年的发展,数码打样系统的输出打印机硬性能和配套的数码打样彩色管理系统以及RIP等,均有明显的改进。特别是在今年,数码打样系统在突破输出速度的瓶颈后,这应该是数码打样技术在我国印前领域真正普及的开始。</P>
6 I" d5 Y! y( Q9 D$ W
<P class=bodytext>与传统打样技术相比,数码打样技术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P>
3 |3 k: V; v) J1 Q
<P class=bodytext>1.彩色图像再现性能</P>
" E( q, A2 h" V7 ]
<P class=bodytext>彩色图像再现性能包括图像(包括线条文字)的阶调范围(亦称反差)、实地或饱和色的密度或色度、灰平衡、层次曲线的还原性(包括亮调、中间调、暗调层次再现和网点扩大率再现以及细腻的质感等。</P>
" ]/ z+ P7 b& q
<P class=bodytext>无论哪种彩色管理软件,通过测量需模拟印刷的标准文件色块和所配打印机的标准文件色块,分别得到ICC格式的数据,经彩色管理系统软件计算,建立打样过程所需的特性校准文件Profile。这样,所有需打样的页面图像文件(包括PS、TIFF格式文件RIP后的数据),只要送至数码打样系统,就能输出与后续印刷相匹配的打样样张。无论印刷用什么样的纸张(如铜版纸、胶版纸或者新闻纸,甚至塑料、卡纸等承印物)、什么系列的油墨,数码打样系统均可模拟。如果说目前各种不同数码打样系统在打样质量上还有微小差别的话,这主要反映了它们所配套的彩色管理软件的性能差别。</P>
' K# r- @4 ]* d. S1 X5 `6 P; J
<P class=bodytext>传统打样技术,由于打样机在速度、压力、压印方式等方面均与实际印刷不同,因此传统打样很难模拟实际印刷,印刷也很难追上传统打样的效果,而数码打样的样张在实际使用中,印刷机操作人员普遍感到较易模拟,这是由于数码打样与印刷在整个色空间中的色差要小于传统打样与印刷之间的色差。</P>
$ a% H# M& C( Q: C% K- l% W
<P class=bodytext>2.图像分辨率</P>
+ V$ _" K( _( i1 S! b. x3 ?- ?
<P class=bodytext>由于数码打样系统通常采用喷墨打印或激光打印技术,一般输出的是调频网点或连续色调结构,因此只要有600dpi以上的输出分辨率,其打样的样张即可达到调幅网点150lpi的效果。现在大多数彩色打印机均可达到这样的图像分辨率。</P>
" g+ @4 ]6 C' k
<P class=bodytext>新一代数码打样系统的RIP可以输出与实际印刷效果一致的调幅网点,因此要求打印机有更高的分辨率。目前,EPSON喷墨打印机输出分辨率最高可达2880dpi,HP喷墨打印机最高可达2400dpi,输出与实际分辨率效果一致的调幅网点图像,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从实际网点结构来看,样张上的网点边缘没有实际印刷网点清晰,只不过用网眼看不见这种微细差别,人们需要的是整个图像的视觉分辨率与印刷相同即可。</P>
: z5 a% {9 o) K5 X- |
<P class=bodytext>传统打样有可能由于套印不准而造成图像清晰度下降,而数码打样不存在套印不准的问题。</P>
" U# h o$ e) |# F% x
<P class=bodytext>3.样张输出的稳定性、一致性</P>
$ @% m- [5 J) s0 P; J6 u* p
<P class=bodytext>毫无疑问,由于数码打样系统是由数码页面文件直接送至打样系统,在输出样张之前,全部由数码信号控制和传输,因此无论何时输出,哪怕时间相隔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同一电子文件输出的效果是完全一致。当然这种稳定性的前提是彩色打印机硬件性能,如喷墨的墨滴大小、墨水和承印我一能等保持一致。</P>
/ U; z& O: }' ^% z7 e, y
<P class=bodytext>对于传统胶印打样技术,除了纸张、油墨、PS版应该保持稳定(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以及机械打样设备的状态(如版台“压力”、纸台“压力”、橡皮布和衬垫的高度、水辊和墨辊的压力等)应保持正常外,传统打样的效果还受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墨理.量及其均匀性、水墨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打样过程中相连样张的实地密度无法保持一致,更不用说还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水平等为因素了。</P>
3 Q3 q* J5 z' B. N5 `- \4 N* k
<P class=bodytext>相对于传统打样,数码打样几乎不受环境、设备
作者:
zhjywcm
时间:
2005-4-20 04:38
<
class=bodytext>4.输出速度</P>
7 j3 { X" E8 R2 t
<
class=bodytext>很长时间以来,数码打样系统的输出速度一直是该技术能否普及推广的瓶颈。直到去年,在市场上出现大幅面、高分辨率喷墨打印机后,输出一张大对开(102cm×78cm)720dpi样张的时间,需要40分钟以上,这还不包括RIP解释的时间。现在同样幅面、相同分辨率的样张的输出时间,有多种机型可在5分钟之内完成,这样的样张输出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打样的时间(一般单色打样机完成四色大幅面打样的时间需2小时左右)。之所以数码打样速度显著加快,主要取决于多喷嘴喷墨打样技术的开发和快速RIP打样以及服务器,有的打样服务器可以同时控制4台数码打样机。</P>
) o1 W0 i" s- `1 F: K
<
class=bodytext>5.打样幅面</P>
/ I5 Q- ^1 ]" }
<
class=bodytext>过去,一般高性能数码打样系统多为A3(八开)幅面。随着喷墨打印机硬件分辨率和速度的逐步提高、墨盒容量的加大、不停机更换墨盒技术的应用,大幅面输出的喷墨打印机层出不穷,目前已有输出幅宽达1.5米以上的数码打样系统,各种幅面的机型完全可以模拟各种印刷机幅的效果。</P>
( |& K3 Q/ |1 F# @" Z
<
class=bodytext>6.系统成本</P>
2 ~- O: s& N/ `2 [' Q
<P class=bodytext>传统打样系统不仅需要昂贵的打样设备(进口单色打样机均在100万元以上,国产打样机也需30万元左右),而且还需配套的打样室(50米2以上)、空调设备等,同时还需要输出分色片、晒版的持支,打样成本十分可观。而数码打样系统的硬件只有彩色打印机、控制计算机以及配套RIP和彩色管理软件。一套大幅面(大对开)的数码打样系统,目前售价不超过12万元。虽然耗材(如墨水、专用打印纸)目前还较贵,但输出同样幅面,同样数量(以4张计算)的样张,总成本仍比传统打样便宜。随着墨水成本的降低、仿专用打印纸的推广,今后还将使用普通纸张经表面处理后在喷墨打印机上输出,那么数码打样系统的成本就可能降至非常低廉的水平。</P>
) J7 M g% ^. H% T/ d# l8 H" B4 a
<P class=bodytext>同时,数码打样系统所占空间非常小,更不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由于不经输出分色片、晒版、机械打样等工序,不仅大大缩短印前设计、制作、打样的总周期,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且还可以避免一旦在传统打样后发现样张错误,重新返工而造成工时和材料的浪费。数码打样系统则可以在原文件修改后,立即输出样张。</P>
作者:
zhjywcm
时间:
2005-4-20 04:39
<
class=bodytext>7.人员素质要求</P>
; T7 ]( {9 b& J- u6 G
<
class=bodytext>传统机械打样(包括晒版工序)需要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在作业量大时,还需倒班换人,这不仅会带来打样样张质量的不稳定(人为因素),而且也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数码打样系统一般不需要专人,只要制作设计人员懂得正确使用打样控制计算机即可。另外数码打样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打样不能比拟的。</P>
6 L3 ?6 L/ D0 u0 e9 a9 N* R
<
class=bodytext>可以肯定地说,数码打样替代传统打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P>
2 f. _ r" K% K7 Q
<CENTER>
n, u( F% z( ~+ @# B# C" ?
<
><B> 传统打样和数码打样技术的比较</B></P></CENTER>
. _! d. E F: M+ X$ z. m2 i1 i
<CENTER>
) P' n! c" {7 d# S" y/ B+ L* q* ?- x
<TABLE width=505 border=1>
; d) C' W7 j" @& O
( n+ _' t1 e. j( w- Q6 Z
<TR>
8 f8 w6 P+ R7 | ]5 B+ D
<TD width=200> </TD>
) ?- J" B/ p: |
<TD width=176>传统打样 </TD>
# O4 o8 F8 r3 r" L6 G2 k9 E
<TD width=108>数码打样</TD></TR>
9 Z. H" r. e, {3 _' l( C
<TR>
/ h4 h$ }# b: r0 Y4 M, k
<TD width=200>相对印刷效果的彩色图像再现性能 </TD>
# W9 y2 U$ w0 P
<TD width=176>较差、色差较大 </TD>
9 V3 M. q& O8 h9 x8 y7 ^8 g$ i4 }
<TD width=108>好、色差小</TD></TR>
& F( x, `6 h' A$ ?) {% p% X5 ^
<TR>
' C$ m* F. W2 ?0 x7 t3 o- Z
<TD width=200>图像分辨率 </TD>
) ?: w4 Z9 ~ j1 b1 U
<TD width=176>好(套印准确时) </TD>
" t8 x6 E* t0 g1 h& ]
<TD width=108>好</TD></TR>
0 J y2 x; q# f5 I6 Z2 `$ J
<TR>
5 O( c: V5 Q8 Q* Z
<TD width=200>样张一致性 </TD>
- [8 \9 [; z! \
<TD width=176>较差 </TD>
. d7 a$ s, [2 s) ^3 D
<TD width=108>好</TD></TR>
# w" ?' Y6 ^6 H4 m) p
<TR>
: I" C' e1 d+ [% }$ N
<TD width=200>输出速度 </TD>
2 k& T D/ G+ m0 z
<TD width=176>慢 </TD>
6 o7 t1 {" i+ K1 t
<TD width=108>快</TD></TR>
7 o* B+ F% r, v/ w) z
<TR>
: Q. q3 R: z9 F
<TD width=200>打样幅面 </TD>
+ e z f! e. x* A
<TD width=176>大 </TD>
0 G' r5 A7 A+ ?+ r1 K0 H# \7 W' g
<TD width=108>可大可小</TD></TR>
8 ~3 U3 ?3 V. p- ]
<TR>
! Q3 `9 a+ w$ B9 ~$ ]0 l, H: ~' i
<TD width=200>系统成本 </TD>
2 G' v. b' Y* e0 s
<TD width=176>较高 </TD>
# h Z# o5 d5 e; ?1 t5 \7 p
<TD width=108>较低</TD></TR>
; i4 B1 ?4 E# O$ L
<TR>
- I& l3 z# Y7 u& u2 W. c9 U ?; J- q
<TD width=200>人员要求 </TD>
6 w$ c, f3 [% X) v2 f3 H
<TD width=176>要求高 </TD>
+ U& h- s( T, v# ~
<TD width=108>无专门要求</TD></TR>
! r1 t" o' o! S6 L4 ]' k
<TR>
, e9 T# z+ d k" M: w( ]/ H; Y
<TD width=200 rowSpan=3>其他 </TD>
& {& |! f1 B. H% h& J
<TD width=176>需要分色片输出、晒版配套 </TD>
5 W8 _& @9 [& ^9 x7 f; A
<TD width=108>不需要</TD></TR>
2 S+ I+ `9 ~; B, U
<TR>
& ~4 s- p) D. H6 y$ {% a- L4 ]) @
<TD width=176>占地面积大 </TD>
2 g5 z) U. E( h# m
<TD width=108>占地少</TD></TR>
( o8 M- L4 D3 @8 |
<TR>
" }* p7 F- ?8 Z e$ \0 {
<TD width=176>环境要求高 </TD>
$ g J6 |. \2 t7 t
<TD width=108>无环境特殊要求</TD></TR></TABLE></CENTER>
作者:
湖面无舟
时间:
2005-4-20 17:06
标题: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
<
>谢谢·</P>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www.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